GeoWHY 人生苦短,爱生活,爱唧哦歪

2010-07-02

By HELLO STRANGER

改变

大学里的最后一课结束了,要实习,要申请,要出国,要找工作,不会再有时间上自习,不会再有闲情赶着场去听讲座。要转变,要面对现实。

给方昱师兄拍毕业照,好不欢乐。买了新相机就开始得瑟,要爆发,要爆发。

吃饭的时候芸芸问我:“他毕业了,我怎么办?”
能怎么办?该微笑的还微笑,该悲伤的还悲伤。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两年前拍片的胡同又被拆了大半,剩下的残垣断壁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清理干净。
看看移轴镜头下的城市,到处都是舞台。

每天重复着惊喜-失落-再惊喜-再失落的循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波澜不惊。
假期快来吧。乱糟糟的实习和生活,终归是要去面对的。


2010-07-02

By 半亩方塘

1944-1945年: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艾伦.拉森 摄)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 摄)

早上读到王佩的一篇博文,看到一组很棒的照片。

有一些人总喜欢人为的将某个时代划开,或支离破碎,或截然不同。标志性的前后转变,昭示我们与划分者有关的集体记忆。我们经常看到XX年前,人民生活得水人火热,国贫民弱,羸弱不堪;XX年之后,我们国力大涨,实力大增,开始幸福美好的生活。

割裂式的记忆并不真实,如同流水不可阻断,人们的记忆亦无法被生硬的改变。任何时代的变迁,生命的转变,都伴随着可察觉的线索,并以一种缓慢的节奏呈现在我们的记忆中。影像是最好的载体,在一切真实又丰富的色彩面前,那些人为造就的变化变得荒谬且无法打动人心。

4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前,我们 一直深深觉得自己的生活暗无天日,未来的曙光渺不可见。49年之后,我们走上康庄大道,甜蜜的幸福正滋润我们。影像里的特征是如此的明显,49年前,我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无神的双目和佝偻的身姿告诉别人,这是一些苦难深重的人民,他们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而49年之后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无一不表明我们的命运悄然转变,我们的幸福油然而生。这种转变是那么的突兀,它否定了一般,突出了特别,因而离真实的人生也渐行渐远。

幸福在心里,在脸上,藏在每一道褶皱的笑纹里。我一直以为建国前幸福和快乐是一种奢侈品,看到飞虎队队员在1944-1945年中国拍到的照片,我开始怀疑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人们宁静且祥和,天蓝水清。走在路上的人,在田间劳作的人,在店里忙碌的人,他们的表情和姿态明白的告诉我们,他们拥有生活,他们的笑容真实又纯粹。那些本不该出现的尊严、自信、快乐荡漾在他们脸上,这难道是战区的人民应该会有的颜面吗?

艾伦-拉森和威廉-迪伯,是两个美国小伙子,他们大学期间应征入伍,被派往远东,加入了陈纳德率领的第14航空队,也就是原先的飞虎队。他们随盟军转战昆明、重庆、成都、杭州、上海,用手里的相机和家中邮寄来的珍贵柯达彩卷,拍摄下当时的中国。60多年以后,他们的照片在中国结集出版,于是有了这一本《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这里面的照片,一部分是飞虎队的生活,一部分是他们所驻扎城市的面貌、人的样子。我们能看到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昆明城门内的喧闹集市、可爱的中国女孩等等。看到这些照片,我明白,生活一直在继续,幸福和安详一直存在,只是有时候 它们被我们有意摒弃,视而不见罢了。

更多照片—->人人相册


2010-07-02

By 半亩方塘

1944-1945年: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艾伦.拉森 摄)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 摄)

早上读到王佩的一篇博文,看到一组很棒的照片。

有一些人总喜欢人为的将某个时代划开,或支离破碎,或截然不同。标志性的前后转变,昭示我们与划分者有关的集体记忆。我们经常看到XX年前,人民生活得水人火热,国贫民弱,羸弱不堪;XX年之后,我们国力大涨,实力大增,开始幸福美好的生活。

割裂式的记忆并不真实,如同流水不可阻断,人们的记忆亦无法被生硬的改变。任何时代的变迁,生命的转变,都伴随着可察觉的线索,并以一种缓慢的节奏呈现在我们的记忆中。影像是最好的载体,在一切真实又丰富的色彩面前,那些人为造就的变化变得荒谬且无法打动人心。

4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前,我们 一直深深觉得自己的生活暗无天日,未来的曙光渺不可见。49年之后,我们走上康庄大道,甜蜜的幸福正滋润我们。影像里的特征是如此的明显,49年前,我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无神的双目和佝偻的身姿告诉别人,这是一些苦难深重的人民,他们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而49年之后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无一不表明我们的命运悄然转变,我们的幸福油然而生。这种转变是那么的突兀,它否定了一般,突出了特别,因而离真实的人生也渐行渐远。

幸福在心里,在脸上,藏在每一道褶皱的笑纹里。我一直以为建国前幸福和快乐是一种奢侈品,看到飞虎队队员在1944-1945年中国拍到的照片,我开始怀疑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人们宁静且祥和,天蓝水清。走在路上的人,在田间劳作的人,在店里忙碌的人,他们的表情和姿态明白的告诉我们,他们拥有生活,他们的笑容真实又纯粹。那些本不该出现的尊严、自信、快乐荡漾在他们脸上,这难道是战区的人民应该会有的颜面吗?

艾伦-拉森和威廉-迪伯,是两个美国小伙子,他们大学期间应征入伍,被派往远东,加入了陈纳德率领的第14航空队,也就是原先的飞虎队。他们随盟军转战昆明、重庆、成都、杭州、上海,用手里的相机和家中邮寄来的珍贵柯达彩卷,拍摄下当时的中国。60多年以后,他们的照片在中国结集出版,于是有了这一本《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这里面的照片,一部分是飞虎队的生活,一部分是他们所驻扎城市的面貌、人的样子。我们能看到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昆明城门内的喧闹集市、可爱的中国女孩等等。看到这些照片,我明白,生活一直在继续,幸福和安详一直存在,只是有时候 它们被我们有意摒弃,视而不见罢了。

更多照片—->人人相册

标签:

相关日志


2010-07-02

By +Silent+

成田作品列表+用语集2+越佐大桥东区人物wiki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制表、翻译:dying

作品列表 成田良悟作品列表.rar







   



成田良悟用语集(二)
出处:成田良悟用語集


笨蛋
+《Baccano!》的缩写之一。
+也算是夸奖的一种。

笨蛋情侣
+仅指《Baccano!》中出现的二人组角色“艾扎克”和“米莉亚”。
+有“就是○○!”“是○○呢!”这种台词出现的话,那么基本上就是笨蛋情侣了。
+本来米莉亚不是只重复艾扎克所说之话的角色,但是艾扎克的梗都太难回应了。


+《越佐大桥系列》的爱称。
+成田作品中至今为止唯一完结的作品。
+各本的题目都是动物的叫声。


+《世界的中心、针山先生》的爱称。
+只听名字很怪异,但是其实不是哟?

叭噜噜噜噜噜噜噜噜rrrrrrr
+电锯的运转音。(来自《越佐大桥》)
+主要是在想要改变现场氛围的时候使用。

嘻哈!(发音:hia ha)
+成田fan的标语。意思和用途都无限广。(来自《Baccano!》)

俩名maker(二つ名メーカー)
+http://pha22.net/name2/
+成田常在自己的主页输入角色名来玩。
+“Felix Walken(フェリックス・ウォーケン→蹂躏少年)”“Nice Holystone(ニース・ホーリーストーン→红莲研究)”“Elmar(エルマー→空笑封神)”的俩名是成田推荐

二次创作
+成田自己在主页等等上公开宣布他很欢迎。
+有在2006年3月召开同人本现场贩卖大会的限定活动。

睡吧
+成田别死。

算了,也罢

+恶魔的牢骚。
+使用方法是在讲述完自己的意见后,自虐地附带上“反正也无所谓”这种感觉的就OK了?
+嘛,跟“嘻哈!”一样,意思和用途都是无限宽广的。

遮眼
+成田似乎很喜欢平时被额发或其他要素遮住眼睛的角色
+其实越佐大桥的“砂原润”不管是不是主角,都是成田喜欢的角色。
+遮眼和蒙眼不一样吧?有人这么问过成田,但他也没搞清楚区别。
+对于Graham有“比起说是遮住眼睛,应该算是额发更长”这种看法是主流,但对于菲尔梅特是否能列入成田的遮眼萌角色还有分歧。

朋友
+成田现实中的朋友们。
+在黑胡椒的日记和小说作者介绍栏里时常登场。
+会频繁地篡改成田的作品,为他送上俩名maker的结果。
+大家都喜欢成田吧,一定w

简单易懂的故事梗概
+安田典生做的作品介绍页面。
+会在Durarara和越佐大桥的文库本发售之前公开。
+要注意基本上都是扯淡。不过这一点也很棒。

Rats捏他

+模仿《越佐大桥》中登场的集团“Rats”对话的对口相声。
+“对口相声?”
+“那是做什么的?”
+“不疼吗?”
+“去问下子城吧。”
+“是哦,子城可能知道的。”
+在2ch Family中很常用,小心被排斥在外。不只是简单的鹦鹉学舌。
+有时会有米莉亚混进去

我是良一!我是良二!我是良三!再来两个就是成田良悟!!
(译注:“良悟”的发音同“良五”)
+おかゆまさき的blog链接中扯淡出来的网站名
+这样就能说明叔的写作速度之快……!!?

越佐大桥东区人物wiki
出处:越佐大橋シリーズwikipedia


吉塔尔林
东区黑手党老大。每次报上的名字都会变,但是在他冗长的名字中一定会包含“吉塔尔林”这个单词,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吉塔尔林。在作者的其他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吉塔尔林这个名字,所以被认为有某种联系。

砂原润
MewMew的女主人公。担任东区护卫部队队长。是位一直战战兢兢,很不可靠的女性,但是一旦使用两把轻量级电锯的武器,就会发狂般改变性格。就像是二重人格。有着令人惊奇的动态视力,身体能力跟猫一样柔软而迅速。单纯而意志顽强。年幼的时候父母因事故而亡,被吉塔尔林捡回。是人工岛上资格最老的人之一。把电锯用作武器,她的动机是引擎。

八十岛美咲
可以说是不幸之子的不幸女性。“Miss Unlucky and No Fortune”。东区赌场酒吧的服务生。被赌场强盗劫持为人质或被雨雾八云诱拐的时候,会被润和护卫部队的人救下,现在是润的好友。

Greatest张
护卫部队副队长。地下摔跤冠军。问到岛上最强的人是谁?这个问题时,一定会被列举出来的强者。有不输给葛原的高大体态。

雪村荠
护卫部队的一员。使用日本刀。身体的各个部位也隐藏着武器。对雨雾八云怀有好意的女性。拔刀术达人。在4卷把金岛银河的胳膊连根切断。

卡尔洛斯
护卫部队的一员。喜欢搭讪。身上备有枪支。是狙击的名家,可以单单打掉玻璃杯上露出的樱桃把。卡尔洛斯的父亲被认为可能是Baccano!中的枪手Angelo,但详细情况不明。

莉莉
护卫部队的一员。两个小孩的母亲。SM女。


护卫部队的一员。身上藏着各种武器。是女性和小孩的朋友,但对他们也绝不手软。一旦发生什么事,就会嫌麻烦,用手榴弹将其炸飞。其实是个笨蛋。


护卫部队的一员。一喝醉就笑。一边笑一边用别针勾出人的眼球。

高洛
护卫部队的一员。摩西根人,四号击球手。武器是球棒。不用一秒就能挥起球棒。


护卫部队的一员。数字使。能不停数圆周率小数位。

稻岭光
地下赌场主。

竹狮子勘十郎
润家隔壁的拉面店老板。味道绝赞。问到岛上最强的人是谁?这个问题时,不知道为什么也会被列出名字。

2010-07-01

By Lee shore|下风岸

iPad是个好东西

看!那是什么?

上网本?大号iPod Touch?……不,那是iPad!

好吧,我承认,旧版超人的老捏他可能不是人人都看得懂。

今年1月份Apple发布iPad之前,我对它并不是很感冒,觉得又是一个像iPhone那样虽然好用但又不是很值得的电子奢侈品。当发布会上Jobs说出499刀起的时候,我的内心起了涟漪。最后在纠结是入手一个单反镜头还是iPad之后,终于决定还是选择更能创造价值的后者。毕竟单反只是满足摄影一方面的兴趣,况且我的水平在短期内是无法望geoWHY里面摄影众的项背;而iPad这种东西不说革命,起码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的生活,而且松田先生一直在后面说:嘛!这个东西可以胜任科学家的大部分工作需求。

portrait

(*自画像一枚)

一个月来的使用表明:这个东西还真不赖,但离革命性还有点距离。

iPad的确开拓了一个市场细分的新的领域,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棒的媒体和信息的消费终端,它所拥有的像台式或者笔记本电脑那样创造信息的能力很有限。但是它不需等待和维护,拥有异常直观的触控操作体验,是一台类似于电视一样简单易用的电子产品。它可以将我们从使用电脑时的种种折腾中解放出来,让我们能更加关注网络带给我们的信息和内容,让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和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更直接地联系起来。这也是Apple绝大部分产品的设计哲学,将人从技术中解放出来,让我们能更关注我们自己。

Apple的产品和其他主流品牌的区别有点像拼音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的区别。记得小时候有很多的人投入很多精力去背字根,学拆字,去学习那个毫无人性的五笔输入法,而且主流的观点也认为不懂五笔输入法没法高速中文输入的人将会在“21世纪的电脑时代毫无立足之地”;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终于可以使用非常接近于正常人思维但是速度方便也不会很输给五笔的搜狗拼音输入法。苹果的产品就好比搜狗输入法,我们用电脑应该就是一种获取和创造信息的方法,为啥还要去学些别的毫无人性的烂东西呢。可是我们还是要知道,在大多数人不会涉及到但却十分重要的特殊领域里,五笔输入法凭借其高速度和精确的特点,有着几乎无法替代的地位。就好比我们几乎很难发现哪家公司的大型数据库是用mac来管理和维护的。

for science!

至于说手中的iPad,那它来上网,回邮件,看书,看论文,小游戏是异常实用的。我可以拿着它和老板聊天,老板提起HIV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进展,我立刻可以上网搜索,并且将文献类似于endnote那样自动下载,基于metadata归类存档。然后在实验室里看一小下,接着拿着不足600g的它走到办公室看,在上面做点注释,记录点新的想法。即使突然有内急,也可以十分镇定地一边蹲坑一边看。然后把初步的想法和注释一同发到老板的邮箱里。想想看,即使所谓小巧轻薄的上网本也无法做到这些吧。大多数系统的启动时间都已经远远超过我蹲坑的时间了……

照片 2-1 照片 3-1

看书的话,更是方便。iBook和iBunko的实体书翻页效果,果然有看真书的感觉。前者支持epub,pdf,后者还支持txt,doc等杂七杂八的格式。不知道别人,我是很喜欢这种阅读体验的,觉得虽然和看实体书不同,但也是另一种非常值得享受的感觉。像一些无需动脑的小说之类,几乎懒在床上一上午就能看完。这种无拘无束平且充满乐趣的阅读方式可以大幅以高阅读的量和享受的程度。

照片

输入速度方面,由于最多支持11点触摸,所以只要几天适应时间适应了它和macbook键盘等大的虚拟键盘,输入英文还是十分迅速的。中文的话,由于输入法要选字,而且apple的拼音输入法在效能上和搜狗有很大差距,所以不如英文快,但也不能称之为慢了。

照片 12

照片 3 照片 2

不过在看电影的方面,我觉得就不是特别适合了。虽然电影播放能力最高支持到720P,可是我入手的是32G版本,音乐文件就占去了15G,剩下的空间我不想也没办法放太多的电影。电影的话也就适合放点喜欢到会反复看的东西。不过用这个来看podcast的确是一大享受,每天更新的凤凰台节目的podcast让我有一种拥有“巨大”的移动电视的错觉;另外就是放一些MV也不错,比如我存了些Lady Gaga去雷人……

最后,说说电池。这个的确非常赞,Apple这次终于变得身体和嘴上一样诚实。除了3D游戏+外放之类重度使用之外,即使开着wifi看电影也的确能支持10个小时,甚至11+。

总结:

就这样,一个3~4千元人民币的电子产品。你不用在性能优化、电量管理等方面去操心,随手从自己装书的小包里就能拿出A5小册子般大小的iPad,即刻能进入完全的使用状态而不用等待。看看书,上上网之类的还是十分惬意的。当然,这个东西果然不够Geek,你能设置或者优化的东西很少,所以大概NOT for Sheldon是一定的了。不过如果你的活动区域大多数地方都有wifi,并且你已经成熟或者说老到用电脑几乎就是处理文档、邮件和上网看RSS的程度,并且在寻找一个“第二台电脑”的话,那么iPad的确是个非常非常不错的选择。这里没有劝败的意思,可是私下里觉得每个geoWHY成员都应该拥有一台……

=========自称不是水果教徒的参考线============

最后免费附赠我用iPad画的松田先生一枚

prof M


← Before Af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