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WHY 人生苦短,爱生活,爱唧哦歪

2010-05-16

By tsing's Blog

骑行白羊沟

新车很拉风 天气很舒服 骑得真是爽啊


2010-05-16

By 【假如我是真的】

贪玩

贪玩究竟是否一项千金不换的好品质?

我喜欢在路旁矗立如隧道的排排高树,喜欢人潮翻涌朝着同一个方向挥手跳跃,喜欢凝视小盆友们随时随地嘟着的小脸蛋,喜欢午后伏在红墙面的树影和初夏胡思乱想的晚风,喜欢爬坡假装若无其事地数一二三四与放坡心惊胆战的速度感,喜欢看着年轻孩子跳跃拍打时遥想师太当年。

那焦急/失衡/怀念/心碎/失落/发胖/憔悴都发乎天然,如影随形。那和平共处吧。

活着真的很好。

BNUing+Pandaing+Photoing+Treking+Hiking+Cycling+FBing+Zhaiing+Singling=ShiTaiing


2010-05-16

By 半亩方塘

批判一下自己最近的浮躁现象

最近读书抑或读文章,自己总是感到很浮躁。往往一篇并不算太长的文章,还未读到一半,就自以为是的觉得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想要表达的观点。读书也经常囫囵吞枣,草草读过一本之后,想以快速阅读来使得豆瓣上的已读书目的数目增多。

我时常觉得这是我的做人态度出了问题。以前常讲,读书要使人心静神宁,使人变得不那么浮躁和肤浅。但现在发现,这条路走的有点歪,起码动机出了问题。时常写博客时,也为文而文,硬要讲出几句貌似逻辑正确,富有内涵的话,仿佛若不把这些说出来,别人就不知道自己肚子里有货似的。

罗列读过的书或者看过的电影,并不能使你变得博学,就如同知识并不是第一生产力,使用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动机出了瑕疵,如果继续走下去,一定会越走越远,越来越轻浮可笑。

这两天一直在读masaga李洋–大旗虎皮的博客,受益匪浅。从字里行间,多少能感受到他们对于电影的执着追求和对待资料、事实的审慎态度。由此反思自己,深深觉得是内心的虚荣作怪。希望别人肯定自己的同时,也反映出自己不够自信的一面。适值即将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博士的学习与以往又有所不同。这样浮躁的心态,极不利于自己的科研道路。

另外,仔细读了以上两位老师的博客,对电影史又有了一些非常肤浅的了解,突然察觉到当初买《看电影》杂志时,虽然每篇文章都读了,但读后并没有做功课,没有仔细梳理影史和影评的一些历史线索。导致虽然《午夜场》读过不少,但尚未能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在写一些电影的观感时,常觉笔下千钧,艰涩不堪。

做学问切忌浮躁,虽然我没有那么高尚的觉悟,但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管做何事,脚踏实地最重要。

标签:

相关日志


2010-05-16

By Asiapan Talks

馬婭來電話(董橋)

董桥随笔LOGO馬婭來電話

2010/05/16

倫敦紫杉樹下的馬婭打電話來問我香港有沒有會修線裝書的裝幀師。不知道:我從來沒找人修補線裝書。她說她姑姑去年臨終留給她一部白描畫譜,全散了,還有不少破頁,想找人修補:「是姑姑珍存了七十多年的半古董,說是戰前昆明一位女畫家送給她的,清末王府裏的藏品,聽說畫家當年有點名氣。」馬婭說不出是誰的手筆,聽她形容像是雙鈎粉本。我一下子想到溥雪齋溥心畬,想到老歲月裏那些舊王孫。她說是手繪不是印刷,前頭幾張蓋了幾枚印章,後頭一頁也蓋了,裏頭好幾頁都寫了精細的毛筆字,想是畫法說明。「中國大陸一定還找得到上等的工匠,沒有可靠的朋友介紹約瑟夫不放心。」約瑟夫該是馬婭新男朋友的名字,我沒見過。找國內友人代辦雖然不難,畢竟輾轉,萬一有個閃失反而不美。我說不妨找倫敦賣中國古玩字畫的名店問一問也許問得出眉目:「讓他們經手辦理比較妥當,門路多,他們收了舊字畫都要重裱。」馬婭頓了一下說也只好這樣試一試了。

過了一個星期,她又來電話說果然找到一家英國古玩店可以代辦,可以重裝也可以重裱:「重裝是重新線裝,重裱是一張張拆下來用中國方式裱成一本一折一折的書!」我猜想她說的是可以線裝修補也可以裱成冊頁。「裝訂是不是有幾種裝法?」時代變了,找得到師傅修補線裝書已然難得,不必學舊時代那麼講究。舊時代裝潢古籍南北不同,北京規矩緊嚴,上海愛用藍青色書皮,訂線也窄;〈書林逸話〉裏說廣東裝訂極佳,每冊前後多置紅黃色藥紙一頁,又保護卷帙又美觀,說江浙裝訂和北京相同,也許是北京學江浙。我告訴馬婭不如裱成冊頁。王府裏流出來的畫譜說得那麼珍貴,當年必是臨時線裝保存而已,遲早要裱成冊頁才像樣。她說開本並不大,畫工也精美:「粗看細看都是一件藝術品,我照你的意思再去跟古玩店老闆談談吧!」皮面精裝洋書其實她很在行,早年到她家裏看過一套套名家裝幀的歷代經典,全是她爺爺花了大本錢集藏,狄更斯小說不是初版不收,收進來立刻重金請名家裝幀,一部一個款式,有些還做了皮書匣保護,書匣也精緻,都跟匣子裏初版書的裝潢相配,燙金壓花鑲皮畫,十八、十九世紀名著幾乎齊了,爺爺遺訓不得出賣,幾家拍賣行纏了她好幾年她都不鬆手。爺爺跟中國老一派藏書家的心情一樣,「子子孫孫,永久寶之」,「凡賣書者,非我子孫」,每部書幾乎都貼上藏書票,馬婭說她父親勸過爺爺藏書藏過了轉手給人家玩玩讓人家接着藏也是好事,也算是紀念。爺爺說他從來沒有這份虛榮心。紀曉嵐說圖書器玩散落人間,贏得賞鑒家指點摩挲曰:此紀曉嵐故物,是亦佳話,何所恨哉!陳金詔《觀心室筆談》說董曲江聽了譏笑紀曉嵐說「君作是言,名心尚在!」馬婭爺爺果真沒有一絲名心。我幾十年來一見裝幀考究的狄更斯聖誕故事都心動,都忍不住買來珍藏,也許是馬婭爺爺藏品中狄更斯的幽魂在作祟。去年迷上的這套五本全是初版,從一八四三年到一八四八年皮面包漿潤亮無比,一百多年前老 Bayntun 的裝幀,比近年做的好得多,棗紅皮衣燙金字金線,裝在皮面書型匣子裏,匣脊呈拱形,從來沒見過,不收恐怕對不住老狄更斯了。

紫杉樹下〉寫馬婭的那段 Graham Greene 熱近年似乎降了溫。她說前年她忽然專心讀考古書籍:「都是 T. E. Lawrence《七智柱》惹的禍,讀完立刻想讀考古書,至今讀了六七十部,裏頭的密碼比電影有趣兩百倍!」真了不得,一生感情生活忽晴忽雨,聚散頻頻,都說她才情過人,喜憂過人,生性又孤僻,偏愛獨處,異性朋友興來談情說愛她說快樂極了,一旦同居,用廁所都要相互遷就,心靈深處難免生厭,小則抱怨冲凉房不似獨居乾淨,大則計算家用開銷花的好像都是她的錢!外加她的品味又格外刁鑽,讀書興趣殊難融洽,肉體的纏綿一旦轉淡,床上膠漆都嫌邋遢 :「還是書本乾淨!」她說。大伙笑她這句名言可以收入牛津版珠璣集。我們幾個朋友那時候都迷畫家 Mark Severin 的春宮藏書票,馬婭倒嫌 Severin 筆下色相微帶低俗,"slightly fruity",難怪戴立克回敬她一句:「書本也未必都不黏不髒!」馬婭聽了悻然說:「我讀古書還不行?古人的乾屍不黏不髒了吧?」難得長年愛逛舊書店,馬婭電話裏還說這是最美好的情愛,這樣痴心的人沒有從前多了,更好。

張愛玲說她大概是嚮往遙遠與久遠的東西( the faraway and long ago),連「幽州」這樣的字眼看了都森森然帶神秘感,「因為是古代地名,彷彿更遠,近北極圈,太陽升不起來,整天昏黑」。她說學生時代在港大看到考古學的圖片,才發現了史前。國外圖書館這一類的書多,大看之下,人種學又比考古學還更古:「作為逃避,是不能跑得更遠了。逃避本來也是看書的功用之一,『吟到夕陽山外山』,至少推廣地平線,胸襟開闊點」。「吟到夕陽山外山」是龔定庵的詩:「未濟身焉終縹渺,百事翻從闕陷好;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餘情繞」。我偏愛張愛玲的《張看》,百看不厭,好幾篇都寫得又豐滿又整潔,一點「髒衣服的氣味」都沒有,更不用說江南人說的「霧數」(她用「作為」二字倒是敗筆了)。她說文人甘心守在「文字獄」裏面守的不外是「文字的韻味」,說她家裏有一隻舊式朱漆皮箱,箱蓋裏面貼着的那幾行字她看了喜歡抄了下來:「是近代的通俗文字,和我們也像是隔了一層,略有點神秘感」!我家裏偏巧也有一隻朱漆皮箱,也是光緒年間的箱子,箱蓋裏也貼着一張水紅廣告紙,字句比張愛玲抄錄的那段精短:「吳寶興號。本號開設上洋小東門內益慶橋堍朝西門面便是自造真牛皮箱匣時式提箱各口貨箱一應俱全發客」。「堍」讀如「兔」,橋兩頭靠近平地的地方叫橋堍。這樣神秘的老招徠馬婭怕是沒法意會。張愛玲寫的英文書怕也不會提:太唐山了。

皮匣狄更斯


2010-05-15

By 半亩方塘

最近读了很多推理啊

最近真是读了好多推理啊,大多是东野的,自己在豆瓣上翻翻,其他人的书涉猎真不多。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算是一本,岛田庄司的《斜屋犯罪》、二阶堂黎人的作品也很想拜读。只可惜伊坂幸太郎的《金色梦乡》好像在网路上找不到下载,查了下,也没有简体版发售,估计等不到就只能去图书馆找找看了。

前几天灵光一现去家乡的新华书店,居然在这种体制下的国营书店里发现有朱天文的《黄金盟誓之书》,装帧倒是很不错,可惜旧了,一看便知,这种书是没人看的。原本就不多的书,还在中间一块改造成卖电子词典之类产品的柜台,真是可悲!

书越来越少,进的又越来越傻,在里面逛了一圈,都没几本能入眼的书,看的我渗得慌。

《毕业前杀人游戏》

好像又叫什么雪月花什么的,难道日本的高中生有事没事在毕业前都得杀个把人玩玩,太把杀人当儿戏了吧。那个诡计雪月花式什么的,真的太复杂了,难道本格推理都得这么绕人么。另外,居然使出记忆金属之类的东西,东野大人你也太能想了吧。

《恶意》

这真的是可以和《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相提并论的神作了。长达20年的宿怨,影子作家的恩怨情仇。一个人的怨念和愤恨可以产生多么大的危害啊!那个多角度的叙述真的很赞,必定是要和《嫌疑犯X的献身》一起再读一遍的作品啊。

《红手指》

这本好像也没有简体版。写了篇书评。东野好像对日本的家庭伦理很关注。逃避亲情和责任,一个人就不能称之为社会人了。昭夫的懦弱和一味躲避、八重子的冷漠可恶,难道这就是日本典型家庭里的非典型悲剧?这个民族人多地少,心理压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舒缓不好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啊。

《湖边凶杀案》

早就听说邻国日本、韩国的学生过的日子也不比我们天朝的孩子轻松,就是没怎么看到有这方面介绍的书。为了孩子顺利入学好的高中部竟可以出卖自己肉体的母亲,这类的事儿对我们来说还是太夸张了吧。有时候换个角度,换个身份,我也思考如果我是书里的家长,会不会做出这么荒唐的事儿?想想看,还是过于惊悚了。东野是想通过夸张的故事来讽刺巨大的升学压力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的影响吧。

《名侦探的规条》

也叫《名侦探的守则》。真是本有趣的书啊。如果不是本格推理迷,大概不容易能忍受书里每个小篇目对本格推理的解构吧。天下一和大河源在东野的编排下,游离在小说世界里和现实世界里,不断挑战读者的思考。诡计倒是乏善可陈,偶有精彩。那个移动屋子的诡计倒是很奇特,不过有多少可以在现实中实现呢?

《信/手纸》

哥哥一时冲动,犯了杀人罪,弟弟从此背负杀人犯弟弟之名生活。东野有很多小说并非一味推理,而是把触角伸向犯罪前和犯罪后,甚至罪犯所犯之罪对家属亲人带来的心理影响。背负原罪给予一个人的人生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只有当事之人才能了悟啊。心理敏感者感受更强烈,纠结也更明显。

《雪地杀机》

所谓三重结构,戏中戏中戏吧。表演为第一层,由表演的逼真从而上升为感受到接近现实的山庄杀人事件为第二层,从杀人事件继续挖掘又化为最终的表演是第三层。不过总感觉除了这点之外,诡计过于单薄了。

《侦探伽利略》

又是一本短篇故事合集。这里面案子的凶犯,基本都是利用非常先进或时髦的科学技术杀人的,第一篇就是利用激光。激光可是我的老本行,看看就觉得新意是有的,但可行性太低了。所谓激光折射或引燃之类的想法也真亏东野想得出来。读着读着就好像看到柯南剧集了,你以为都这么容易这么凑巧啊,太过光怪陆离了吧。

标签:

相关日志


← Before Af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