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WHY 人生苦短,爱生活,爱唧哦歪

2016-05-03

By 【假如我是真的】

大不里士与阿塞拜疆博物馆

从地图上看,伊朗像一朵朝着西南方向绽放的大喇叭花,大不里士正好是最北边那片花瓣的尖。
从我的行程来看,大不里士是买三赠一的附送品,有了它之后,整个旅程显得很荒谬——到了这儿,我再花5个小时就可以直接大巴入境土耳其东部,哗啦玩到土耳其西边,哗啦飞回北京。
而我却不得不从大不里士再坐12个小时的汽车去德黑兰(那种我最不愿意去的大城市),住上1天,再飞去土耳其的最西边,快速哗啦开车到土耳其西边,快速哗啦开回东边,再哗啦飞回北京。
一切都因为:我懒得研究攻略就提前买了机票。

假装不知道,继续玩。相比于之前几个伊朗城市,大不里士显得相对质朴和传统一些。
从进入伊朗开始,不断会有当地人叫我“Qin”,这并不因为他们都是淘宝卖家,而只是在沿用他们对于中国更古老的称呼—-秦。
在这里,这么称呼我的人变少了,但是很多人都会主动要求拍照。
街头水果店的老板。

摆地摊的小孩。

巴扎里大大小小的肉铺。



这里几乎看不见女性从业者。


奶制品店里的小玩偶,绵羊、牛仔和奶牛。

我喜欢这种为当地人服务的小店。

伊朗的开心果很有名。

卖各国货币和一些小首饰的大爷,拉着我聊了半天。

擦窗户的汉纸。

想买一根发绳,可是他们只有这种特大一朵的,方便戴头巾的时候有饱满的后脑勺。

巴扎真大啊,逛一会就昏了,出来透气。

大街上总能看见拿着大饼的人,这个小哥在边走边啃。

为啥塔不一样?
旅馆是出租车司机帮找的。结账的时候在前台碰到一个白人妹子,妹子和老板聊得很嗨。我才发现前台贴满了老板环游世界的照片,三十年前的埃菲尔铁塔,三十年前有头发穿西装的老板,哇塞这是个有故事的大爷呢。
可惜出租车就在楼下,我就这样错过了一个好故事。
旅馆沉甸甸的钥匙圈。

这一天的主题是阿塞拜疆博物馆。
大不里士是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的省会,以阿塞拜疆族人居多,甚至超过了紧挨着的独立国阿塞拜疆,有人认为这些是“突厥化”了的波斯人。
独立的阿塞拜疆,是沙俄从波斯卡扎尔王朝割走的一块边区土地,现在也是伊斯兰国家。

阿塞拜疆博物馆的展品涉及历史古迹与考古挖掘品,是伊朗除了国家博物馆之外最大的关于不同历史时期物品的博物馆,包含有三个展厅、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大院子。

这里从不同的方面展示着一些别样的趣味。



阿塞拜疆博物博物馆的三个展厅各有不同。
“第一展厅的内容是自公元前五千年前至萨珊王朝(公元212-656年)时期的古老遗迹,主要包括女神、角状杯和两具异性骷髅和一个雕刻精致的太斯米大理石。第二个展厅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是伊斯兰考古,展品是一些始于10世纪至19世纪的陶瓷器;另一部分是钱币和印章,钱币始于阿契美尼德王朝至卡扎尔王朝,而印章则始于公元前3千年前至伊斯兰时代。第三个展厅的展品是阿哈德•侯赛因(Ahad Hosseini)制作的雕塑品,由石膏制成。”
我也就看个热闹。

怎么觉得有点三星堆的意思呢。
一个壶,两个壶。

分流器?

想起来安房直子笔下那只首尾相连的虫子。

萌萌的表情。

也有看起来就很奢华的。让我想起了在固原博物馆看到的凸钉玻璃碗,还有那个属于萨珊时期的波斯鎏金银瓶。每当这些东西在脑子里跳出来,我才会深深反思自己活得过于随便——要把这些时间轴捋清楚,好像不太可能了。

颜色鲜艳的物品很少见。


而后又去到清真寺,这个清真寺破破的。

我喜欢这些不完整的花纹。

在阳光下,没有那么多瓷砖也好看。内部大厅。

坐着发呆,看一个大姐找当地人帮忙拍合影。

大姐找的是一个帅帅的当地小伙子,小伙子也过来聊天。大姐是个英语老师,小伙说她的英语好,我的英语很差劲。但是在我看来,他俩的英语都挺差劲的……
他俩聊,我拍照。

小伙子带我们去逛内厅。至今不知道这个小伙要干嘛,一会说是在等当保安的朋友,一会要请大家一起吃饭,一会要多聊聊以便了解了解,还说要打电话再带大家一起玩。

据说这儿曾经发生过地震,导致天花板掉了,他们原样保留了。
墓穴。

出门又碰见这一家三口在拍照。

而后小伙子请我们去花园喝茶。在许多游记中我看到了许多人被伊朗人请喝茶的记录,十分之其乐融融。我觉得很尴尬,英语很尴尬,交流很尴尬。我真是个无话可说的旅行者。

当时正是日落时分,花园里绿树红花,老头们低头絮语,小伙子们高眉深目,轻轻的微风从嫩绿的树芽调到方糖上沉入红茶里,我满脑子想的是想去看看能不能买到去德黑兰的火车票呢,这大姐想干嘛?这小哥想干嘛?
后来小伙执意陪着去代理店里问了问火车票,答案是没有了。小伙又要请大家去吃饭。
我终于说出了真实的想法:想去火车站看看,于是他们把我送上了公交汽车。


2016-04-29

By 【假如我是真的】

2015年总结

一年过得太快了,有那么挺长一段时间,感觉活得挺明白的,转折来得非常快,马上又活回去了。

#旅行(认识更坏的自己)
慢慢接受出国溜达。
分别去了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途经马来西亚、迪拜。
对自己坚信不疑的身体健康、冷漠冲动、情绪波动、腼腆浮躁,在出门溜达的过程中,好的被推翻,坏的被放大。
原来我是个这样的人啊!

#越野跑(为什么不能逼近边境)
尝试了越野跑,一开始感觉比想象中容易太多,渐渐发现只是幸运。真是可以令人狂喜的活动。

我不看攻略,用感觉来当标准,用时间来算距离,
在一次凌晨开跑的比赛中,跑了一阵的夜山然后迷路了,等了一会果断回撤,上了正确的路。
好久以后听见前方黑暗中有志愿者喊“那边一个人跑的!快一点!前面有人!”。
而后回到人群里,一边继续跑一边消化这件事情。对着手机说话,把它录了下来,最后一句是“我特别想在能见到人后说一说这件事消化一下,但真有人了之后,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

后来画了出来。

 


2016-04-26

By Asiapan Talks

卻恐他鄉勝故鄉 (林道群)

转载自https://www.douban.com/note/547276700/

卻恐他鄉勝故鄉

林道群

辦公室從港島搬到九龍灣,稍為安頓,蒙董先生賜寫「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楹聯一賀入伙大吉大利,隸書古雅,筆端造化,蓬蓽生光,出版社眾人皆大歡喜,當即拿去上裱裝潢。未及送回來之前,我把去年董先生寫的小中堂先掛起來,路過者看到都忍不住駐足,嘖嘖點讚。這朵雲軒仿古木板水印小中堂其實寫的是一副對聯:「未成小隱聊中隱,卻恐他鄉勝故鄉」。這是余英時先生的一副集句佳對。

故事說起來有些曲折,然而世事大多如此,但凡迂迴的就頗值得一記。話說去年董先生印行新書《字裏相逢》,這本《字裏相逢》有前因也有後緣,可一而不可再,用作者自己的話說是以後不可能再寫這樣子的書了。董先生這兩年退休在家,閒暇喫茶聊天,談文說藝,從西洋文學經典、名家裝幀,到中國字畫、作家書法,隨點隨評,忽明忽暗,膩為好玩。記得有一回借徐調孚之筆,論現代中國作家的書法,從周氏兄弟胡適之鄭振鐸茅盾豐子愷一路到林海音林文月楊絳聶華苓張充和等等等等,寫字養字,說到父親一手何紹基體,董先生說比何紹基還清貴。董先生雖說幾十年在報社編日新月異的報紙,他一手毛筆從未落下過,然而在木板水印花箋上寫蠅頭小楷,實在是一簇新玩意。如此興趣一起,每天一箋,或古詩宋詞,或讀書筆記,寫完正文題跋語,正文典雅,跋語妙趣橫生,看到的人都說溫文流美,氣清骨雅神秀,想據為己有。出版社遂集八十三枚精品,並作者論書法詩詞長篇,印製成書,遠在美國的余英時先生說翻閱再三,愛不釋手。更因為書中一箋白居易中隱詩,給董先生來了三頁長信。

白居易《中隱》詩前面幾句是:「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留在留司官」,董先生書中跋語說白居易中年親近佛道,此詩闡釋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之外,尚可中隱隱於官,並引蘇東坡《中隱堂詩》:「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我本無家更安住,故鄉無此好湖山。」未料此跋余先生大為共鳴,說起這樣一件往事。

定居美國紐海文後,余先生集句成聯,言志抒懷,上聯正是東坡這中隱堂詩句,下聯摘自陸放翁南鄉子,並請岳父大人陳雪屏先生書之,掛在書房,錢鍾書一九七九年訪美期間,作客余府,見之許為佳對。而今時過境遷,故國愈去愈遠,故鄉竟遙不可及,能不感慨繫之。

既得閱此信,及後我和人在美國的書友傅鏗兄聊為美談,傅兄還因此專誠去拜候余先生,在書房拍下了這聯佳對(如圖)。

佳對美談,然則不知為何,徒然無奈,讀來令人戚戚於懷。

董橋寫余英時先生集句對聯

董橋寫余英時先生集句對聯


2016-03-30

By 【假如我是真的】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是个大城市,什么都有的大城市。

600多年历史的三十三孔桥。我数了,好像是这个数。
即使吃了药,腹泻依然没有好转。我记得在走向它的途中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了好几次。

据说它既是桥也是睡吧,至今仍在被用来蓄水,但是看不出来是如何做到的。
河里没有水,河床是湿的,我往里走了一点。

有点一千零一夜的意思了。

桥上的人玩自己的。

不知道桥下是通向哪里。

桥下的人不知道桥上的人在干什么。

光和影和最划算的玩具。

加点烟雾,就更好看了。


桥上游人如织。

大号的喷泉柱子?

走着走着走到了伊斯法罕的王府井大街,这真的是个大城市啊,看街景跟国内繁华城市没啥区别。逛了逛我挺喜欢的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新的秋装已经上市,夏装在八折。在街边晃悠找出租车时,一辆宝马里的妹子向我招手想捎我一程,妹子是漂亮的“小昭”脸,浓妆红唇,用iphone 6,司机汉子也帅帅的。可惜我们不顺路。

我总期望能深陷在旅行模式里,只想看一千零一夜模式的、一万个小昭黑纱下微笑的伊朗,顶多加一点点路边散步乘凉的,不希望它太过繁华和发达。我腼腆,我很少主动跟人聊天,听他们的故事,我只看。繁华或发达,往往只能看到千篇一律和乏味。

第二天早上发现酒店的大堂有个大鱼缸,华丽得像这个孩子的梦。
我开始注意到,几乎每一天我都拍了一张酣睡的人。每天我都恍恍惚惚的,也挺像在做梦。

立交桥下的喷泉小花园。

路边漂亮的小店。

聚礼清真寺(Masjed-e Jameh)是伊朗最大的清真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最早的一座建筑建于11世纪。

四个伊万(Iwan,就是这些有三面墙带壁龛的拱门式建筑),在材料、风格、层次、细节都各有特色。
近触或走远,直视或转身,在不经意间从许多视角里拍同一个伊万。

这个净身泉是模仿麦加设计的,便于古时候的人先在这里熟悉朝拜仪式的过程。

每一个建筑,每一面墙,每一片区域,每一块砖,每一个图案,每一点像素,都可以放大再放大。

真是颈椎病人的福音。

同样的结构,扭头去看,又都是不一样的图案。




精致的《古兰经》铭文和花饰。

在蓝色的世界里,有人在睡觉。

有人拎着水壶在路过。

有人在发呆。

我却犯了一个“错误”。没有按照伊斯兰国家女性游客的严格着装标准,穿着暴露了腿部曲线的衣服。明明知道这一点,但我还是想试一试——究竟是该算一个不守规矩的异教徒,还是穿比基尼逛街的老外?清真寺边上有一个小巴扎,内里的商品以明显全是伊斯兰教风格,老板们的脸色看起来都不太好。再去到大街上,去到最繁华的伊玛目广场和大巴扎,大家又都很温和了。试完了之后,我用围巾整个把自己包到脚踝,惹得一些黑袍胖大妈纷纷笑看。

进入上面这道蓝色的门,一墙之隔中消隐的世界里,主色是昏暗的。


有人在玩手机。

有人在玩捉迷藏。


有人在自拍。

再走出门来,又回到了明亮的世界。
祈祷用品。

隔壁的小巴扎。

路过了另一个不知名建筑。

大巴扎(Bazar-e Bozorg),这里的货品的种类和数量比设拉子巴扎多了很多,老板们的英语更好了,明显能看出来有许多商品是给游客准备的。




好几天没吃上能吃的,鼻子上忽然站住了熟悉的烤肉香,赶紧跑过去,却发现是香料店。旁边小院子里写生的师生。

广场外,发现一个很香的烤鸡店!真的是有香味的!原来是因为他们在鸡肚子里塞进了好多大芹菜。
忍不住来了一只,再来了一瓶大可乐,坐在路边的凳子上吃了起来。


广场对面。为什么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物总是有很多圆圆的顶呢?众说纷纭。我比较倾向于最简单的答案,圆顶看起来高级,内里空间大利于祈祷,还能增强声音氛围。
四十柱宫是阿巴斯二世处理国事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
其实只有21根,加上门口水池子里的20才算。前侧在装修,拍不到倒影。

墙壁和天花板上镶嵌有镜子、彩色玻璃和壁画,让我想起来在巴基斯坦错过的那个镜宫。

大胡子技师正在擦拭墙壁上的镜面。


内殿的壁画不算完整。壁画有波斯人同乌兹别克人、莫卧儿人、土耳其人交战、接待的场景,当地人的生活场景,还有一些动植物形状的装饰。

这里不再有那些整齐细碎的蓝色,而是富丽与雍容的金色、橙色、红色、蓝紫色。
他们穿的衣服跟印象中蒙古人或者新疆人的衣服挺像的。
阿巴斯二世接待奥斯曼帝国流亡的Nader Khan国王。
“查尔迪兰”之战。
这些波斯细密画,不知道有没有受宋朝或者元朝影响。
当地游客。
柱础好奇怪。
走着走着走到了银行区,正好想换掉钱,结果所有银行都说不能换钱,最后还是跟路边晃悠的贩子换了。旺克大教堂。

(在伊朗,年轻男性相对是较为稀缺的。然而上图中左下方这一对……)


教堂内的壁画。

独立的钟楼和博物馆。



还记得波斯的标志性双头吗?


如此歪瓜裂枣的瓷器……


发现比预计的时间多了2天,决定去伊朗北部的大不里士逛逛,让酒店老板帮定了隔夜的VIP大巴。回到酒店,又只剩下不会说英语的服务员了,鸡同鸭讲。
一对哈萨克斯坦夫妇正好要打车去车站,捎上了我,还请我吃了冰水果。妹子用的是华为手机。(汉子的脸好小……)

车站的大巴。

小娃。



出发了,这样迷人的夕阳。
满载动人的诱惑 你呼啸而过 一头扑向我 带我冲进夜色。
到了服务区下车上厕所,路边的大巴都停的乱七八糟的,没记车牌号码的我只能靠着对车身颜色和车座样式的依稀记忆找到了车。
凌晨,厕所小院里祈祷的人们。


2016-03-24

By 【假如我是真的】

亚兹德

大巴上,忽然又来了一个画风不一样的小妹。

三个小妹是一家人。

城际大巴座位宽大舒服,发果汁和面包,空调足、速度快、路况也好。
班次很多,到了车站就能买到票,票价也挺便宜的。暴晒的下午坐车,凉快又安静。出了城,景色荒凉起来。间或穿过一些小小的山丘,更多的是平坦的荒原。除了来来往往的车流,并无其它,荒原是否更接近伊朗的本质?这种只能远观,无法停留,没有对话的旅程是否更适合我?
住在一个清真寺的附近。

在水果菜店买葡萄,发现有个洋葱很可爱。拍了一张,老板把南瓜也摆过来放正给我对比着拍。
饭馆里还是老三样居多,烤肉泥片、烤西红柿配饼片。
这家多了貌似烤羊肺、烤鸡心之类的东西。也有卖汉堡薯条四不像快餐的。

旅馆的早餐有正常的食物了!好开心。
这的人好像不那么爱说话。买一根棒棒糖,老板又送了一根。
酒店老板是男的,伙计是男的;小卖部老板是男的,出租车老板是男的;饭馆老板是男的,服务员是男的。这是穆斯林国家的特点——女人,不怎么抛头露面。抛头露面,也都是穿着大大的黑袍子路过而已。设拉子可能旅游业相对发达,所以还能见着一些酒店前台或者小卖部妹子。
小帅哥萌萌哒。

这么小的妹纸也需要扎头巾呀。

方形的清真寺。

镜头感也不错呢。
清真寺的这一边是正常的街道。只是地砖有点复杂。

路边的沟里水很清,小朋友在里边掏螺蛳。

分享胜利果实。

从那堆麻将牌的底下穿过去,穿过那些没人气的小店,世界又开始不一样啦。

这边是老城区。这样的黄色与蓝色,这样的土墙与花纹,让最简单的白色成了最漂亮的幻象。
阳光刺眼,坐在阴影里却丝毫不热。盯着白色大圆盘的中间,跟着它一起生长,白色在延伸,世界旋转着,又是静止的。
那些忽大忽小的光斑,在发射,在吸收。
这个场景在我快离开亚兹徳回旅馆取行李的车上又出现了一次,相机抬起来捏了一张。因为持续腹泻,我十分虚弱,没有停下来,也没机会仔细拍,就顺其自然离开了。
这个场景还时常在我脑子里徘徊。
去看亚历山大监狱,结果没开门。


打车想去一个拜火教遗址,上车前司机大叔使劲点头,上车后一看地图就知道路线不对,沟通很困难。愤怒地叫大叔停车,下车走了。大叔愤怒地嚎叫,也没有追过来。
不知道在干啥的队伍。

横幅拉得大大的。

看不懂,怕怕的。

Dolat Abad花园,门口骑摩托的大叔。


进了一个两层的大屋子,习惯性地抬头看看屋顶。

坐在二楼的窗台可以可以拍到漂亮的大窗户。

从底下拍是这样的。


另一种样子的屋顶。
不拍没把浅色的墙壁,当中心光线太充足的时候,屋顶就显得很阴郁。
另一扇窗户。

亚兹徳挨着沙漠,气温比较高,当地人有许多降温的好办法。比如说房子都修得方方正正的,对外没有窗户,保证中间的小院子很凉快。许多房子都修成半地下室,或者修建高高的风塔来降温。

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风塔,说白了就是一个高高的大风箱,风箱的底部直通地下,有的还直接连着蓄水池,用来捕捉空气中的微风,让比较重的冷空气转移到屋子里。据说谁家的风塔大,就说明谁家更有钱。

园子外的小树。

植物们过得相当舒服呢。花坛中种着许多多肉植物。
亚兹徳的主色调是沙漠色,映得植物青翠欲滴。

远远看圆塔。

圆塔下的入口。看见自行车很亲切。真想骑着这单车,去看夕阳。
窗户好美。

出了花园,看门老头问打车吗,推搡出来一个大哥。大哥不太高兴地上车带我到街口,对着一个超市大叔呱呱呱了半天,大叔抱出来两盒冰淇淋,塞给我和司机大哥各一盒,然后大哥喜滋滋地边吃边开车,指给我看清真寺啊地下水泉口啊啥的,临下车还飞吻了一个…
圆圆顶的清真寺。

有眼有嘴还有鼻子的小楼,开心的脸。

头顶还有一只偷看的小猴子。

一个拜火教的现代神庙,楼顶依然是他们最大的神。
像是一个小博物馆,有丰富的展品包括服饰模特等,还有燃烧着的圣火。

桌上的镜子。
这么多地水,从哪里来的呢?附近有个水博物馆,门脸特别小,要不是LP大力推荐,差点不想进去了。
整个院子的结构跟住的旅馆很像,房子方方正正的,有一个像舞台一般的客厅,两侧是厢房。

博物馆的展厅,紧凑但丰富,通过实物、照片和模型等呈现了亚兹徳的各种“水利工程”,从小的蓄水池、水井、风塔水箱,到大的类似于国内母亲水窖的坎儿井等。看着看着,有个工作人员大叔跑来介绍,英语说得不错。
楼下别有洞天。

这是厨房。

风洞口之一。

认真示范的大叔。大叔也接去城外看坎儿井的团,给了我张名片。可惜我已经买好了离开的大巴,没有时间了。
厢房里的会议室。回来后看攻略补课,发现楼顶也算是伊朗的一个景致。在浴室区可以看到奇怪的包包,在亚兹徳能看见此起彼伏的风塔。可惜当时我被持续腹泻弄得比较恍惚,走马观花地拍拍看看,大量时间拿来发呆,没有想到这一点。
又坐上了大巴,有乘客拿出了条纹的头巾,阳光透过窗帘让他也变成了条纹的。

往回想,时常幻想要是多在亚兹徳多待一天就好了。
是不是因为老觉得在这里呆少了,才认为它特别值得回味呢?


← Before Af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