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WHY 人生苦短,爱生活,爱唧哦歪

2013-01-05

By 查呢

“超级大户”缺席

@KL

和以往一样,在11月中旬在吉隆坡举行的国际肺病大会上,结核病依旧是主角。但有意思的是,既讨论艾滋问题又讨论控烟问题,还捎带讨论尘肺、哮喘,甚至是糖尿病负担的国际肺病大会,却比艾滋大会或控烟大会中的任何一个都要更低调、苦情、全球一家亲。

实际上,考虑到结核疫苗、新药研发和诊断技术在过去一年里的喜人进展,今年的大会甚至可能是结核病卷土重来后的近20年时间里最不苦情的一届。

即便如此,会期一周的国际肺病大会也只吸引了不足两千人参会,其中大部分为主办方“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在全球的各分支机构工作人员、合作机构和研究者,以及各国政府机构代表和医疗企业的展销人员。

作为全球结核负担第二、耐药结核负担第一的“超级大户”,中国自然不能缺席国际肺病大会。不过,遗憾的是,会场上来自中国代表的声音寥寥无几。以至于我翻遍几十页的会议日程,勾划出的中国代表发言也不足十个。

在多方打听后,我终于摸清中国代表的组成情况:1名来自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北京办公室的工作人员,5名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十余位零星来自复旦等多个高校的老师和研究生,以及1名来自盖茨基金会北京办公室的结核病项目官员,以及包括我在内的3名受美国记者协会资助的媒体记者。除此之外,会场上再难寻中国面孔。

至于原本就很稀少的中国代表发言,我只能说,实在太中国了……概括起来,这些发言的特征包括:标准的洋泾浜英语,极慢的语速和谨慎的吐词,PPT里塞满领导视察指导的照片,演讲等于照念PPT,信息增量少,且严重拖时。

在某分会场,我经历了一次堪称“尴尬”的中国代表演讲。这位来自某省高校的教授此前受到国际资金支持,在国内做了某病种的小样本筛查。十分钟的演讲既拖沓又无聊,听众陆续离席,连最有修养的听众也忍不住玩起手机或与同伴窃窃私语。在这场尴尬的演讲在进行到近8分钟的时候,主席提示时间不多,但演讲者依旧慢性子地翻着十几页领导照片,连我都感到无语。最后,在发言超时后,坐我身后的一位记者终于喊出:“说重点!”

散会后,一位记者向我吐槽,他认为该教授的报告数据质量惨不忍睹,甚至不可能作为报道的参考来源。“这样的演讲简直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倒是也有给记者们留下好印象的中国代表演讲。这是在移民结核防治经验的边会上,一位来自中家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了中国的流动人口结核防控计划。虽然演讲者语速依旧很慢,发音依旧不标准,但有事实,有分析,有反思,有讨论,逻辑清晰,内容详实。即便互动时间全部用完,话筒前依旧排着数位意犹未尽的提问者。

就是在这次演讲的会场上,出现了一个令我难忘的小插曲。一位来自台湾的医生在提问中国政府为何不能通过完善异地医保以减少流动人口中的结核患者的流失率时,将“中国”描述成“我的祖父生活过的国家”,继而以台湾的健保制度做比,谈论“两国”政策的区别。

我这才意识到,在我满会场寻找中国参会者的时候,潜意识里并没有将台湾算入其内。而各个国际报告里所谈论的中国结核病负担,实际也未包含台湾。不过,在大会闭幕式酒会的边桌上,摆放的几套大会纪念邮票展品上,谨慎地标注着设计者的国籍:菲律宾、南非、新加坡、中国•台湾……


2013-01-04

By 人来人往

Inner Peace

DSC_4463.JPG

据说每个博士都有瓶颈期,研究停滞不前,从各个层面自我否定,同时质疑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和做事的意义。过去这半年诸事不顺,心浮气躁,我想自己可能就处在那个阶段吧。

翻开已经荒草丛生的博客,在新一年还算特别的日子里写下这些文字,是想寻找一个契机激励自己的改变。这个改变将会很漫长,因为它不像买件衣服或是什么物件儿那么简单,而是要找回一种自己在逐渐失去的品质——耐心。说来讽刺,打小学围棋的我几乎从来不会被认为是个没有耐心的人,然而在过去的这几个月中,我却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和烦躁在心中蔓延,与之相伴的的,是内心平静的流失。不能否认这是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铺天盖地的淹没了我们的眼睛,微小的时间碎片也被各种文字声音和图片填得满满的;我又生活在一个节奏快得不能更快的城市,驻足在狭窄的街道上会被行人冲撞,食堂点餐犹豫一下会被人催促,甚至在餐馆刚刚吃完一道菜就有人出现把你眼前的空盘子收走,仿佛无声地提醒着你快吃快走……可是可是,我想告诉自己的是,这一切都不能成为自我迷失的借口,你心中世界的颜色,其实往往取决于你的眼睛看世界的角度。

所以当我审视自己的灵魂而不是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的时候,一切就都慢了下来。耐心地求知,耐心地思考,耐心地锻炼和工作,耐心地探索造物主所设计的精彩人生,灵魂便得更多的慰藉。我们脆弱而渺小,所以在困境中更需自省,毕竟每个生命都闪闪发光与众不同,别让自己被这世间的功利和恩怨迷惑了双眼。

愿神赐平安喜乐给我和我的每一位亲人朋友。


2012-12-31

By 半亩方塘

我喜欢的几款软件(一)

本着爱折腾的原则,我的电脑经常被折腾的够呛,但鉴于年纪已经大了,以前爱折腾的美化早已觉得没意思,现在更多是想发现合适的、好用的软件。用的顺手的软件,能把工作效率提升好多,也传达着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态度。

其实跟很多IT男比起来,我这种工科男使用的很多软件应该很过时吧。好容易发现的几款喜欢的软件,都是平时上网乱七八糟发现的。

一、有道云笔记

安说笔记软件,想到的首先肯定是evernote。

2

最早我也是用evernote的,那时候还没有evernote的中文版—印象笔记。我是evernote的高级用户,每个月有1G的上传流量,根本用不完。但evernote的国际版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同步太慢。有了印象笔记,我第一时间就把国际版的账户转入到印象笔记,那时候大概有1个月的时间,是允许国际版高级用户转入印象笔记的,我算是搭上末班车了吧。

同步速度明显改善,功能也强大,但用了一段时间,总是有一点心理障碍。觉得有时候那么多功能我也用不到,而且默认字体实在小,我看着不舒服,每次又得调。

7

有道云笔记刚出的时候,客户端还不怎么样,不好看,功能又单一。最近发现已经是3.0版,蓝色的很喜欢,字体很大,适合我这样的近视眼,且该有的功能都有,速度够快,且2G的空间完全够用了,而且还可以和evernote互相导入,识别(当初我还跟有道云笔记写过信,讲过云笔记应该要和evernote互相导入这个功能)。类似evernote的插件功能也有了,除了个别个人使用习惯上的意见,我觉得云笔记还要有的一个功能就类似于evernote的在搜索引擎中同步显示内搜索的功能。

二、云同步(网盘)

3

最早我开始用网盘,是115网盘。那时候115很火,电影什么的资源,也都是在115上。每天豆瓣都有各自贴,里面是115资源分享。那时候每个人都能注册无数115账户,每个账户好像都能有十来几个G。反正我自己就有6、7个115账户,其中几个上面都慢慢的是非常珍贵的影史100佳的资源或比利怀德全集什么的。

但后来115烂尾了,不能分享,网盘不稳定,几台电脑的同步也是不是出问题。放弃。下一个阶段是升级后的skydrive。微软当时升级skydrive,在规定时间内升级的人,可以保持原来25G的空间,过时了一个人只能有7G。

最早开始用skydrive,还得追溯到06年左右。那时候博客还在新浪上,图片都穿在skydrive里,不过那时候还没同步这个功能。大概去年时,我还用着skydrive,速度也够,空间相对来说也够了。同步问题也不大,但有个致命的缺陷,skydrive的客户端,只能装在win7上。我实验室的电脑,要同步数据或图片,因为是xp,就不能安装。这太讨厌了。

坚持了一段时间,实在忍受不了这个缺陷,所以放弃了。一直以为dropbox被墙,以为它的功能也会被墙,所以虽然知道dropbox很好,到从没用过。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安上它,发现真是太好用了。

在淘宝上买了23G的空间(实际上就是让淘宝商家帮你邀请30个好友,这样就能获得dropbox提供的增加额度空间)。后来又抓住机会增加了几次空间,反正现在我已经36G了,大概已经到了极限了吧。

14

 

东西好就不用我啰嗦了。速度,稳定性,附带的时光机,外链下载,各平台都稳定同步,非常好用。现在已经离不开它了。连我和老爷传文件,都是直接扔到一个文件夹里让它自己完成。

写着写着就啰嗦了,还有好多好软件,慢慢说。。。

相关日志


2012-12-29

By 半亩方塘

Ubuntu重启黑屏的解决办法(个人解决)

我个人的电脑是Thinkpad x230 A98,加64G ssd,加4G升到8G的内存,显卡是Intel的HD4000集显。我在win7下使用wubi方法安装ubuntu时,会发生重启黑屏的问题。

重启后没有ubuntu的启动界面,直接从紫屏跳到黑屏,会有鼠标出现,鼠标可移动,但没有任何反应。使用ctrl+Alt+F1,再Ctrl+Alt+Del重启,无效。

几次重启的过程中会出现显卡问题的提示。当然,我第一次在x230上装ubuntu时,是在网速快的情况下,软件全部更新完毕后重启的,所以没出现黑屏,等过几次之后出现黑屏,还以为是美化的问题。

根据从各大论坛看到的情况,大概的问题是显卡驱动的不匹配。有可能你更新完全部并安装后这个问题就消失了,也可能不会消失,还是会黑屏。从我google到的信息来看,国外ubuntu论坛里,有人与我使用同样的电脑,x230因为比较新,好像ubuntu的显卡驱动匹配里还没有它。

解决办法如下: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kernel-ppa/pre-proposed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基本就是把kernel从原先升级到最新,加上把所有更新都安装,问题即可解决。从目前我电脑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暂时解决了。

相关日志


2012-12-26

By 为友情 为信仰

理想主义者的花朵

理想主义者的花朵

我自己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我却认识一些理想主义者,他们都在我的心中开出了花朵。

我说做science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有所发现,一种是为了有所影响。理想主义者说,不不不,做science只有一种,必须要有所发现。我说做戏剧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有所表达,一种是为了有所影响,理想主义者说,不不不,做戏剧只有一种,必须要有所表达。我说,做领导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有所建树,一种是为了有所影响。理想主义者说,不不不,做领导只有一种,必须要有所建树。在理想主义者心中,他们觉得万事万物都有一根金线,只有跨过这根金线,才是对的,才是好的,才是应该的。所以,最后,理想主义者们做出的事情都让人赞叹;所以,最后,只有理想主义者们做出的事情才让人赞叹。

我在读一本讲编剧的书,这本书的作者一定不是理想主义者。他竟然把戏剧写作分成“the play you want”和“the play you need”。整本书里面基本上就是告诉你当你写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充斥着各种不被尊敬却着实效果非凡的技巧。我自己读的很欢乐,这些技巧使用起来也非常得心应手。可是,我也知道,出来的作品根本过不了那根金线。

可是我又决绝做不了理想主义者,因为我看到理想主义者有很大的痛苦。他们的作品最终没有达到金线,那么他们当然就要痛苦;他们觉得他们的作品可能不会达到金线,他们也是要痛苦的;甚至,他们如果看不到跨过金线的可能和希望,他们都要痛苦,并将其称之为失败。我看到他们辗转往复在成功和失败的轮回历练之中,像我这样的软骨头,是万万吃不了这苦的。

理想主义者问我,是不是我这样的人对失败的容忍度特别大,我说当然,我没有所谓失败。可是,我没有说出口的是,我也没有所谓成功。

像我这样的人,人生目标么,就是一个稳妥的“妥”字,相信“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如果说我也有所坚持,那我就是坚持“怎么着都成”。要是真心遇到处在成功模式中的理想主义者,就果断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万一不小心遇到处在失败模式中的理想主义者,就果断安慰对方“You’ll be the big apple”。看起来,自己最终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了。最近像我这样的人被好听的定义为了“有毒的罂粟花”,特指一类“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人,术语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被一针见血的说到了本质,我虽然不是特别伤心,但其实也是有一点的。可是我一想到,其实罂粟花本身是并没有毒的,于是一下子就又释然了。

其实开头我说错了,我心中根本就开不出理想主义者的花朵,我只能开出美丽的但是却也无害的罂粟的花朵。我有时为此着迷,可我有时也为此着急。


← Before Af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