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WHY 人生苦短,爱生活,爱唧哦歪

2016-01-03

By 【假如我是真的】

【西行奇遇记】乌尔塔峰大本营

早起去露台,软在凉亭看雪山峡谷发呆。
老巴总是态度特别好,效率特别低。等了两个小时才吃到早饭。

打算走到昨天拍到的“笋尖山”去看看,它可能就在Ultar Peak(世界排名79,7388m)附近。
根据偶遇的向导的信息,走到大本营应该不难。带了一些简单的食物就出发了。

上山的路挺明显的,日光毒辣,相机好沉,躺在石头缝里睡觉。
石头缝是朝着路开口的,除非走近,很难看到我。我醒来的时候,正好有三个小娃下山。
第一个看见我吓得跳起来,第二个挨得近,也是吓得嗷嗷叫。第三个来得慢,可能听见动静了,但还是吓到了,眼睛瞪得大大的。
他们回家可以跟妈妈说那看见石头缝里出来一个人的故事了,真是幸福的童年。

HUNZA有一项特产是宝石,这些小娃应该都是上山来捡石头的。
小娃的英语很好,胆子比我还小,告诉我再45分钟到山顶,就跑了。

再走了一会,满地都亮闪闪的,没人告诉我我也能猜到这有宝石了。

走了一会依旧很晒,看看时间还早,又找着一块大石头睡觉。
这应该是一个官方的睡觉点,石头后边还有一口大锅,装着几个搪瓷杯子、糖和盐。
再度醒来的时候发现不远处是条下山路。

收拾一下继续出发。走了一会,习惯性地往后看,发现之前下山的队伍中最后一个小哥正对着岩壁做奇怪的事情。
举起相机,拉长焦拍下,再重放,确认这个小哥在干嘛:丢了包,脱了裤子,在打飞机。
赶紧扭头继续走。走了几步,忍不住又回头看。
小哥此时已经转过来,面对着我的方向继续了。
见我回头,他腾出一只手挥了挥。然后穿裤子下山了。

不管他。雪山多么美,我走我的。
天渐渐阴了,雪山变得模糊起来。

偶遇两只小虫。


走到这里,坡变好陡,路也已经非常不明显。雪山看不见了,面前有一座小山挡着了。

天上开始撒小雨点。心里也泛起来嘀咕的涟漪:走还是回?

谁知道再走几步,荒凉的黄土不见了,取而代之是肥沃的草甸、牛屎香、黑乎乎的冰川和远处的小房子。

小房子也就指甲盖大。环看四周,我觉得它就是大本营了!我认为它就是大本营了!
飞奔着跑了过去。

笋尖山!感觉跟在山下看到的不是同一个角度。

如此近。

拍完才发现有牛抢镜。

天晴了。远处的山露出来了。它应该是7266m的Diran峰(世界排名119)和7788m的Racaposhi(世界排名27)峰。

而身后的乌尔塔峰,依旧还是看不见。可能是因为离得太近,视线被遮挡了。


奇怪的羊。

走着走着,下山的路,好像不见了。

尽量沿着上山时看见的路走,尽量沿着好像有人走过的路走。
有一段挂壁小路,右侧是滚涌的流水,水流急又快,溅到小腿。
路已被打湿,左侧是峭壁,脚一滑就哈利路亚了。但它好歹是条路。
走完之后,忍不住回头拍了一张。这里看已经不陡。陡的地方,我连摸手机都不敢。

走完发现又没路了。
多次反复确认,从山上流下的冰川水流变大,淹没了本来我走上山的路。
硬着头皮再找路,确认现在在走的路也不通。
想沿着河走,但河边好陡,走着走着更陡了。折回去,好像又回到了挂壁断路处。光用脚已经不行了,如果手里没有抓得牢牢的,一脚踩空也得哈利路亚。
这时候,我已经在流石滩上挂了一个小时多。正犹豫要不要下到河边,忽然听见不远处一个老乡一声喊,并且指了一下我的右后方方向。
照着他指的方向,我四脚并用爬上了石坡,才发现这里确实有条路。
再走几步,看到刚才我在的地方,吓出一身冷汗。
刚才我正在一块巨石的上方,垂直再往下,马上就是光秃秃的石面,以及一个深潭。
也就是说,在当时我看不见的脚下,再走几步路,就会站不住,失滑失控,掉进奔涌的水流中。我还是个旱鸭子。

老乡在前方匀速带路,时不时回头看看我。
雪山依然在,我的越野跑鞋底依旧有弹性,伸个懒腰,铁甲依然在。活着是多么地幸运。
我追上老乡,给了他一千卢比,然后跑了。。。
瀑布与雪山。

路过Baltit Fort的背面。
从这个角度看,古堡的确占据险要位置,后门的处决是合理的。

回到镇里,坐在路边喝了一瓶可乐。可乐放在水沟里冰过,喝完感觉血槽满了大半。
半小时前差点命归泥河好像也没那么严重了,去小学看球赛。

路边拍妹纸。

之前看到很多老奶奶坐在门边的台阶上做手工,都不好意思拍。

小娃前一秒笑得像唐三藏呈现在女儿国国王的第一眼里。

后一秒。

不小心又逛到天黑。
正想进路边的烧烤店,忽然发现之前给我指路的老乡正在里头。
我又很不好意思地跑掉了。晚饭多要一杯本地饮料压惊。


2015-12-31

By Hedgehog's Parchment

续章(八):独舞

Forbidden city Nov. 2015

歌词里说,要有多坚强,才能念念不忘。

2015年的观影最佳给了《山河故人》,不在于欠科长一张电影票,而在于他用我最熟悉的故事套路和画面文本,传递了一种人生的思考。

中国第五代导演拍的大多是80年代之前的故事,而第六代导演拍的却是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的故事,故事中的事物和符号在小时候的生活回忆俯拾皆是,自有一种特殊的共鸣感。

之所以说故事套路熟悉是由于采用了三段式的高考作文写法,这是80后最熟悉的文本构架方式。电影拍人生的起承转合,虽然故事没有继续往下走,但意蕴和情绪已经累积到最高点,自然也是到了散场的时候。

我喜欢电影里面每个人物的动物化隐喻。人是喜欢将不熟悉的事物通过譬喻的方式化为熟悉的方式。美国人本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先生举过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人认识山之后,山顶和山底就被拟人化成山头和山脚了。而面对这横跨几十年的庞杂故事,导演用了动物来隐喻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赵涛的隐喻是一只狗,故事到后期甚至让老狗穿上了她的毛衣,比喻明显。赵涛自始自终没有离开县城,所以最后在冬日雪地里独舞也是一种“遛狗”的撒欢儿。毕竟,理论上故事发生的时间尺度上,那只狗应该去世。而梁子的隐喻是困兽之虎,纵有一腔报复,哪奈生活却像一个牢笼,无处伸展,而困兽之吼也只有无奈和叹息。科长特别爱用动物做隐喻,前几部电影都有类似处理,而只有这一部分,余味久久不散。

电影里面还有一些插花式的隐喻桥段,比如赵涛去找梁子家遇到的坠毁的飞机和多年后再次去梁子家遇到烧纸的人。一方面,暗示了爱情的坠毁,一方面,也暗示了多年后爱情的祭奠。荒诞而又错愕。一代宗师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但这回响,不过是一段漫长过往的埋葬和纪念。

我也喜欢故事本身的时代感。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以及未来的几十年的城市化,其变化都是“史无前例”。在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中,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可控性太高。换作旧时代,人的迁徙是一件困难程度很高的事情。而现今,中国流动人口的比例约为1:5,也就是说6个人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质和信息都以过去无法想象的速度在流动。如果旧时代发生了一个三角恋爱的故事,想来三个人还会一直在村子里生活,而彼此人生的际遇和变故也是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之间互相传递。但是到了未来,随着基因技术进一步发展,哪怕是血亲可能也再也无缘一见。

生在这种时代,人的命运可能根本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拼得也不是努力和勤奋程度。努力和勤奋是一个积分函数,而在社会经济稳定的时候,这个积分函数对个人发展不无裨益。但是在社会高度变化的无形大手下,积分函数根本不是连续而又有趋势的,所以要不趁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要不困兽之斗不能翻身。现在社会是否应该稳定到可以靠努力和勤奋出人头地,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是第六代导演们作品的重要意义,它们留给我们一个开放式的思考题,留给后人一段珍贵的影响记录和思考记录。

按照叙事的完整程度,电影应该排在真实和意境之间的某个位置。真实可能是像《一一》那样的电影,记录各种生活小事,少比喻少隐喻,于无声处融化心灵。而像《刺客聂隐娘》、《花样年华》则在另一端,单单意境就足以撩人心弦。而山河故人采用了中庸的做法,故事的情节推动力已经很强,但时不时点缀的“莫可名状”的桥段。

电影以群舞开始,以独舞结束,这是以人生为喻。电影以联系为始,以距离为终,这也是人生之喻。
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


2015-12-30

By 【假如我是真的】

HUNZA

盖戳上车的“红旗拉普海关”并不是真正的边境线,先要坐车到前哨和国门。
还没到国门的时候,司机停车让大家上厕所,就是这个地方。
心有多大,厕所就有多大,属于我的那一角确挺不好找,我只能等到大家都上完厕所之后再跑去山包后面。

远眺国门。
null
国门景区。国门后面插着红旗那个圆堡是前哨。
大巴到了前哨,让所有人下车,排成一溜,查护照点人头,再上车过门。
null
出了国门没多远就是巴基斯坦的前哨了。
小小的房子,门口坐俩人晒太阳聊天……
null
路上塌方还真不少,有的地方感觉只刚刚够车的轮距了。司机大哥总是毫不犹豫匀速而过,只拍到几张轻量的。
null
景色看起来一样又不一样,都是盘山路、发卡弯、峡谷与雪山,沉默的云影在山头游走。
一只曲子播了太多遍,有时在无关的场景里会不小心哼出来,好像被无线刻录到脑子里。我盯着眼前,仿佛都听见了它们写入脑回沟时的滋滋声。

忽然!路上出现了人。
null
大家纷纷下车。好多巴基斯坦哥们都已经在路边准备好上车了。
从塔县来了两辆大巴,这是我坐的那一辆。
null
他们的行李真的很多。
null
难怪不让我们过,塌方确实挺严重的。
路直接推断了,要不是这护栏,根本发现不了这里本来有条路。

喝脉动,啃蛋糕。准备开始翻越泥石流了!
我最喜欢这样的时刻,周边嗡嗡响,脑子里却好像只有一颗小黄豆。
在非得实现不可的目标下,其它东西都那么无关紧要。
null
河水声音非常大。拔起的路基和护栏也很大。
人跑来跑去,好似小蚂蚁。

走远了回头看,山刃如刀锋,蚂蚁的熙熙攘攘均被奔涌的河流声裹挟。
null
null
下了乱石处,又回到了公路上。咦?就这么走完了?这才五分钟啊。
深深怀疑走了7、8个小时才过来那几个巴基斯坦人是走过了塌方处没有车坐,活生生走到了国门。


巴基斯坦方向的大巴。后来我也跑到车屁股的阴影里去等着了。
等了好一会,才发现原来等的是载我们过来的那个司机,连司机也要换。
null
路上还是有一些塌方。
null
骑车的三男两女很快就超过了我们。这一段路严格说来应该也是不让骑的,但是估计没有警察在。如果我也带了车来骑,这一段路骑着该多爽啊。
司机鸣喇叭示意。
那个喇叭声音,简直就是马戏团的号角,听起来就是整个人都要贱兮兮的扭啊扭啊那种声音。
null
渐渐地,山变得不一样了。这边叫帕苏(PASU)。
null
null
null
途中好像路过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公园,攻略里写着非中国的外国人得下车买票。我没见着,就看见许多当地人下去买水买零食。
然后到了苏斯特(SOST)办理入境,入境大厅乱成一团。
同在大巴车上的有一个中国路桥的,带了一个大麻袋上面写着“叶XX收”,他说那不是他的名字,我管他叫小叶。还有一个姓顾的老板和他朋友。
从这里需要打车去坐船来通过一个堰塞湖,据说因为巴基斯坦人效率太低修不好,只能通船。
查了一下,这个湖今年10月已经修好隧道通车了。
跟小叶一块打车,小叶身上有好多巴基斯坦钱,我就直接跟他换了钱。
null
开船的是打酱油的,旁边才是真船夫。我也很想这么来一张,但还是太腼腆
null
船貌似用的柴油机,黑烟滚滚。
被烟赶到船头,偷拍后排抱着小娃的少妇,自拍,却发现每一张自拍里都有好多人在对着镜头笑。干脆就大大方方地跟他们合影了。
null
null
小汽车也是坐船的。
null
过了一会,这一大坨穿着不传统的年轻人都憋不住来跟我聊天了。他们的英语很好,我是彩色普通话塑料口音,交流起来还蛮困难的。
我旁边的马甲小哥据说是皇室成员,家在吉尔吉特;衬衫小哥家在伊斯兰堡。
右边是小叶和顾老板。小叶说一会公司会来车接他,可以捎我一段,但不到HUNZA。
null
马甲小哥说他们有车可以捎我去HUNZA,我居然还犹豫了一会。
上岸后发现居然是一辆崭新的坦途!还配了司机。原来真的是少爷们啊。
少爷问我电话号码的时候我正在对着日照金山发呆。

HUNZA地区是宫崎骏《风之谷》的原型地,被好几座7000m+的山峰围绕。整个地区分两大块,半山腰叫Krimabad,山下叫Aliabad。Krimabad像是村落主景区,Aliabad像是村里的市集。
少爷送我到半山腰的酒店区,让我给他拍了几张照,至今我还没发给他=。=
null
半山腰的酒店KARIMABAD INN在BOOKING上评价很好,没房间。前台推荐了另一家HILLTOP HOTEL HUNZA,前台貌似就是老板,直接跟我说普通话,“房间都没有了,没办法,来旅游的老巴太多了。”
老板人很好,又给我介绍了两家旅馆,说一个在附近,条件很一般;还有一个远点,条件好不少,价格差不多。说实在没房间还可以让我住在他家店的大厅。说自己在哈尔滨学过两年中文。最后开车带我到路口,去住了后者的OLD HUNZA INN,老板让我提他的名字,结果太长了没记住,就记得尾音是ALI.
OLD HUNZA INN很便宜,我去的时候没有电(整个地区每天都是间断供电,只有部分高端宾馆可以24小时自发电),洗手间里的水也脏脏的。房间本身就在露台上,露台下有一个凉亭,凉亭边扎着一顶帐篷,架着一台相机在拍延时。月光静静的。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我就知道给巴基斯坦留的时间太少了,这个地方玩上十天半个月都没问题啊。
null
头天晚上等晚餐(晚餐做了一个多小时)时,最左边的韩国人跟我聊了好久。他非常喜欢中国,能说出来好多城市的特点和小吃。中间的韩国小哥对他的健谈很无语。右边的加拿大小哥是跟我们一块过关的骑车人之一。因为在懊恼自己没有骑车来,我也就没有跟他说话,真是近乡情怯
他们聊得很嗨,我却不知道聊什么好。
腼腆和懊恼是多么无用又低效的技能啊。但我还挺喜欢这样的自己。
null
至少可以偷拍嘛。清晨在草地阴影中喝茶野餐的一家人。

旅馆边到处都是杏树,早上溜达的时候看见一只羊绕着一颗杏树啃杏子吃。我也揪了一颗,发现无比好吃。过了一会就看见一个来旅游的老巴带着一个塑料袋去摘杏。于是我也去揪了好多颗坐在房间外的露台上吃。
老板长得像童虎,忘了拍了,太阳老高了,出门溜达要紧。
Baltit Fort,是HUNZA现存的两个古堡之一。
null
标志性的大胡子守门人。
null
进古堡的摄影票是单独出售的,我没买。
门票里含一个导游,导游穿衬衫西服,长得像马龙白兰度。
进去之后马龙说你想拍啥就拍吧,没事。马龙说你看,这是好几百年前的地毯呢!我心想我大西安十三朝古都天飘皇气地埋龙骨满地都是上千年哎。
古堡是历代HUNZA King住的地方,建在高处,易守难攻。
比较诧异的地方是王室的住处和监狱是在一起的,厨房下面就是关押犯人的地方。而处决,就是从后门推下山……

屋里有许多看起来像是铁器的锅碗瓢盆,全是木头做的。
null
null
古堡的露台,景色果然棒。不知道在后面的雪山看是否更好看?
null
路边有路标指着可以去这座雪山的大本营。雪山叫ULTAR PEAK,中文翻译是乌尔塔峰。
null
路边的一个大叔叫住了我,热情地握手,告诉我他非常喜欢中国。聊了一会,我才听懂他是一个向导,明天可以带我去爬乌尔塔峰大本营,上山2小时,下山1.5小时,向导费很便宜。还带我去他家里坐了一会。我有点坐立不安,想了半天,还是更希望能自己溜达,就拒绝了他。
null
大叔的儿子之一。

好喜欢这边小妹子的衣服。

偷拍漂亮妹子,没想到妹子却大方地冲我笑。
null
我不好意思地走了,走了一会坐在路边喝水,没想到妹子一群人居然追过来要跟我合影。
每个妹子的手机都让拿相机的小哥拍一遍,完了小哥又用相机拍,我也忍不住把相机给了小哥。
本以为在这群肤白眼大脸小五官深裙子美的妹子们中间,我这个矮挫胖大平脸该很丑,没想到照片里的眯缝眼还蛮有味道的。
null
null
路边小店里的衣服都还挺好看的。路人和老板都挺喜欢跟中国人聊天,我也就没敢逛。
值得一提的是这边超市里有超便宜的LU黄油饼干。
碰到一个两个中国人,爬过K2来玩的,正跟着旅店老板买了鸡要回去做。
我以前也做过登山梦,默默有些羡慕。
null
Krimabad唯一的ATM坏了,走到路边打车去山下,顺便考察一下长途汽车站。

路遇一家人。妹子羞涩地看我,我也羞涩地看妹子。
还好路边惊现兔兔侠一只,妹子拍兔兔,我就可以拍妹子了。
妹子的这套衣服我超级喜欢,一直以这个为标杆在看裙子,以至于整个旅程中都没有买到。

null

null
笋尖山。
null
取完钱晃悠着找吃的,路边忽然有个小车跟我打招呼,一看是ALI老板。他说这边没啥好吃的,可以捎我回山上。他还告诉我下面这座雪山也有一条徒步路线,需要2天。

聊着聊着我发现自己的iphone不见了。用另一个手机打过去被掐断了。仔细回忆,应该是不小心落在下山的车上了。
ALI带我回取钱的ATM,找银行的人问能否看监控有没拍到车。问附近超市的老板是否认识司机。又带我回打车的路口问。大家都说不认识,ALI说若丢在KRIMABAD人的车里,肯定没问题,外面的人就没办法了。
我问ALI警局的电话,他说从来没打过不知道。我还是想坚持去警察局,ALI帮我租了个车,嘱咐司机送我到警局帮我报案。到了警局,发现警察局也没有电。
一个扛着枪的警察把我带进警察局,让我在黑乎乎的院子里等着。过了一会有个人带我进了一间屋子,屋里放着一个应急灯,里面坐了好多穿长袍的当地小哥,过一会来了一个貌似警长的人。我在应急灯下连说带比划说了半天,后来发现还是画画最管用。警长听懂了之后,分别用我的手机和他的手机拨通iphone,但不是被掐掉就是没人接,他才同意去ATM看看。
于是我们坐着警车回到ATM处,交涉了一会,正不知道要怎么弄的时候,不断拨打着的电话居然有人说了一句“Hello”,我赶忙把手机给了警长。警长说了一通之后,让我上车,带我去了一个手机店,之前的司机也在,店老板拿着我的手机。警长问这个是不是我的,还给我,问“Are you happy now?”.然后把我拉回警局签字确认,这时候我终于鼓起勇气说来拍张照吧!可惜之前那堆看热闹的人却都不见了。


2015-12-28

By 【假如我是真的】

塔县

7月25日,再次来到喀什,颇有点近乡情怯的意思。

一出机场就被骗。说要去塔县办事处搭车,司机说:客运站车有的!40分钟就有一趟!
到了客运站,进到站里,自然就知道被骗了。又一次打车去办事处。
机场的持枪战士,无处不在的特警车,满地大胡子凶恶的司机,似乎都在教导我要老实起见。但是出租车司机一直坚持要多带几个人再走,实在让人忍无可忍————为了赶时间,我都买了机票在一天内飞过来了,再等下去,可能就要错过今天的塔县了。那怎么办?跟司机说,不走我就不坐了。墨迹了几次,终于前排的本地小伙子也受不了了,车终于发了。

到了塔县,立马有大妈过来搭讪,开价150.大妈是汉族人,忽悠汉族人也倒是很有一套,说再不坐就没车了。我发了会呆,维族司机就过来了,120,走吧!借口包里有不能颠的东西,我抱着包坐到了前排,虽然双腿被包卡得严严实实,但是比跟后座看起来依旧凶恶的小胡子好多了吧。掏出了大围巾把脸围了起来。
真正的旅程好像开始了!

中途路断了,在路边停车等待。这边的路桥公司是柳州的。
null
假期的开始,看什么都很好玩。绑在皮卡车顶的婴儿车很好玩,高高的路桥很好玩。

在车上看了会攻略,路上会路过两个大湖,有一个还是白沙的很漂亮。我早早地把相机拿了出来,不停地看着那看,忘了相机还在自动挡,最佳拍摄点一晃而过。

一直喜欢南疆的荒凉和火星感,正在享受的时候忽然蹦出来个饱和度很低的胡,湖水中的小丘都是白糯白糯的。
根据当时车上的情况,跟司机或者后排热情翻译的妹子说一声,或许可以停下来拍一张的。我还是太腼腆。

再次出发我就睡着了,醒来天已漆黑。匆匆住进青旅。
null

7月26日,早上联系了车友ZP。
2012年的时候,车友三飞约我和如意、老潘、跳跳一同骑新藏线。三飞没去,如意和老潘火车票比我早一天到喀什,先走了。他们和ZP、另一位车友一起共享了一段艰难的骑行。陡升路段遇雨、高海拔陡升路段遇暴风雪、老潘在高海拔区域每天鼻血不止……相比起来,我的旅程似乎轻松好多,天气不算坏,我又能吃能睡、高反了去打付费的卫星电话、打完老板主动不收我钱了。最后我因为摔破下巴放弃了骑行,他们也因为综合状况放弃了。去年,我、如意和老潘又分别重返新藏线。见到ZP真是感慨万千。

我们从未见过面,ZP是在我告诉他到塔县了之前主动联系的我。可惜我到了,他当天却要回老家度假了,为此他使劲埋怨我没有早说。10点多,对塔县来说一天却刚刚开始。我们吃完早饭,碰到一个他的战友,问干嘛呢,人说“我早练呢。”

为着这个笑话,我居然忘了跟ZP合影。第二天早上,我也去城区跑了一圈。
路过兵营看到了巨幅海报,以前的战士骑着牦牛巡山,真是太帅了。相比之下,我连自行车都没骑。我忿忿得连照片都没拍。
null

在城里逛了逛,超市买了些东西。吃了抓饭和椒麻鸡。傍晚在附近逛了逛,好好地休息了一下,等着周一海关上班。
塔县很小,塔吉克人居多,大部分人都很漂亮。

金海滩与石头城。

7月27日,早上继续去抓饭。偶遇骑行的一家四口,我又羞涩了,不敢去搭讪,只跟小朋友说了句Hi.两个小娃在驼包里翻了半天,翻出两把枪,玩得不亦乐乎。
我似乎也幻想过拖家带口的环球骑行,还从来没想过玩具这种无意义的负重。

于此同时,塔县的小朋友们玩的是……
拉起来很沉的气球?

全金属重型机车拖曳作业?小拖车后面再拉个鼠标就太棒了。

到达红其拉普海关。

买票,等待,吞药丸,过关。
等车的貌似有商人、学生,还有几个骑车的老外。据说周五前几天因为开斋节,客运停了几天,所以人很多。
马上就要上喀喇昆仑公路了(Karakoram Highway,简称KKH)哎!在大家还没闹明白啥是Gopro的时候,我拍下了一张照片。

等着大巴开门的时候,边防的人把所有人的护照收走了,然后告诉大家:巴基斯坦发生了泥石流,路断了,已经把大家护照上的出境记录撤销了。大家各回各家,每天来海关问问看路况吧。

大家都傻眼了。不停地有人以各种理由跟边防交涉,要求准许过关,但是都无果。有一小撮人,包括我,都希望能过过关,然后搭车或者步行或者骑车。但是都被拒绝了,因为过了国门之后有120km+的无人山区,谁也无法保证那边有什么。

大部分巴基斯坦人似乎都没有面露愤怒。有个大胡子巴基斯坦大叔被训斥了,边防的人问他有没有听懂,他居然还笑着用中文说“我听不懂”,发音比我还标准。大家全部哄堂大笑。

当然我还是很不高兴。

现实生活在这里接入了:
昨天晚上我买了拉合尔-迪拜-色拉子的机票,在巴基斯坦的时间是固定的。往回走,回乌鲁木齐飞到巴基斯坦?这样将错过安全又美丽的北部山区,而且价格不斐。继续等,再等2天如果没法走,那么机票就打水漂了。在自然灾害和自己太穷之间,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甚至不愿意回之前住的青旅,找了仅有的另一家小青旅,又嫌那里的住客太吵。住在那里的人大多数来自一个地方,一起玩得很嗨。付了床铺费打算走了,大叔还很好心地说“怎么你不跟我们一起玩啦?”。最后我找了一家WIFI信号很不错的正常旅馆。

继续瞎溜达。

到底要怎么走?实在走不通过不去,那么,是不是应该放弃?

路过一个小演出厅,拍了一会小盆友。依旧不好意思搭讪。

这种时候,只有部落冲突打人抢钱能挽救我了!

7月28日,再也受不了发霉般的感觉了!跟边防战士、餐馆老板、汽修店老板、超市老板各种打听哪里可以租摩托车。结论都是没有。

最后要放弃的时候,体育彩票的老板娘说骑我老公的走啊!不用押证件他是警察!

出城先要过关卡,早早就把驾照准备好了,但是根本没人看。

看见雪山脱了大衣开启自拍模式。

大山、大路,卡车,绿洲。


侧着拍。

正着拍。

用相机拍。

路过的卡拉苏口岸。如果提前做了攻略,想到出关失败的可能性,可以考虑出关前把塔吉克斯坦签证办了,从这里出关。

按照地图骑到慕士塔格冰川公园门口。跟游客一起坐当地人的摩托上山。上山前还有模有样的砍价,上山颇有种吓尿的感觉,感觉要多少钱我都给。

看到冰川之后……拍多少张照片也无法填平心中的彷徨。


返程时去加油,心里各种忐忑,准备了各种说辞。结果还是,根本没人管。。。加油站门口放了一个大水壶,小时候家里放在煤气炉上烧水那种。需要自己拿去交钱换油,再自己加到车里。加油站的大叔很话唠,跟我聊了好一会。因为腼腆,依然没有合影。

暮色下的麻扎(坟墓)

按图索骥去找拜火教遗址,啥也没找到,找到一个啥也没有的香宝宝坟墓遗址。

再次回到城里,才发现由于心情欠佳和过于腼腆,并没有拍什么当地人。

买了两个瓜回去感谢老板。依然忘了合影。

第二天早上起来,饭还没吃呢。接到ZP电话说赶紧去海关。
赶紧打包买水打车出门。到了海关,据说有几个人从巴基斯坦边走过来了,步行了20km+.等啊等啊等,边防终于同意大家上车,说需要自己步行完那20km。大家都很嗨,开始搬行李。

被边防看着像神经病一样,但是省了四千块钱还可以去北部山区哎!我跑出去买了一大堆功能饮料榨菜香肠,又把头灯冲锋衣等都掏出来准备好了,等了又好一会。


排队上车,中国人优先,女士优先。坐在门边第一排的单座上,安全带坏了,用相机包的腰带自己做了一个。

我终于可以出关啦!Pakistan Survival!


2015-11-25

By 【假如我是真的】

凛冬

下雪天,去长城露营。

听来就冷,我穿了薄绒短袖+排汗长袖+神衣+冲锋衣+排汗长裤+冲锋裤,戴了个新买的红帽子。

走路这样子怎么看怎么像老太婆。

有颜色的东西在一片白茫茫里显得尤为好看。




碰到比较陡的城墙,就只能看着脚下一步一步慢慢走,一不小心差点撞上了一小面墙。


城墙上很多雪人。后面的冰枝看起来好像孔雀。

掏出GOPRO发现充满电的电池开不了机,启用了忘记充电的备用电池,没拍几张就挂掉了。看来得购置低温电池了。

感觉石头在这里安静得看了好久的落雪。

景区边缘有几棵挂满了红丝带的树。

晚上大家在天幕下涮羊肉腐败,他们还带了好多酒,这种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呢!

有时候我总是紧绷绷的,想自己的事情,不太爱说话。一高兴不小心喝了一口大的,感觉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好好笑,心脏在蹦蹦蹦蹦跳,吃完聊了一会就赶紧钻帐篷。
睡袋拉链一拉上就睡着了。没想到书生他们居然还拍了这么好看的照片。

早上大家说去镇北楼看雪景,我才想起来要给Gopro充电,充了一会爬到楼子上,住楼边的人说雾大了没那么好看。

但我还是觉得超漂亮呢,海拔高了一点所有树上的积雪都冻住了。

楼子下也超美。

拍与被拍。

在营地被好多路过的人问冷不冷,要说不冷他们好像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看见镇北楼下扎营的人,也很想问一句冷不冷。

多年前买的的3.5季帐终于解锁了它的第一个雪地地图。

大家在天幕下吃了早饭。我听着欢声笑语,看着帐篷外的厚厚积雪,硬是没有勇气出帐篷。到底有多冷呢,看书生的羽绒被。

拆帐篷的时候,担心手套进水没舍得戴,拆一会帐篷得捂一会手,也还是冻得十个指头都痒痒的。雪一直下着,外账的冰碴子怎么都拍不干净还在不断地补充新雪,草草收完。
下山途中雪渐渐大了,路倒不算特别滑,偶尔有比较陡的地方,大家都很嗨得滑了起来。

走着走着忽然想起来6年前有一张雪地喝水照,COS了一张。

2009-2015

在大片大片的雪地里,可以整个人都躺下来,挥舞胳膊画出两只翅膀。

这次使用了为长途旅行收的二手Deuter Spectro AC 26 SL女包,装了一个1000g充绒睡袋、3L水、羽绒服、充气垫(是的我换了收纳体积更小的高级垫!)、便携小凳子、坐垫、雨衣、食物和电器杂物后还剩下1/4仓可以装公共物资,基友W用一个Deuter ACT TRAIL 24L背了炉具、帐篷和相机和其它必需品。如果采取煮面+打包青椒肉丝拌面+帐篷钉杆分置+相机用胸包外挂的话,即使一人冬季出行小包也完全满足需求了。

本文图片队友小胖、孜臻、FOX、呼呼咖啡、六芒星痕、书生、W均有贡献。


← Before Af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