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WHY 人生苦短,爱生活,爱唧哦歪

2010-06-08

By 半亩方塘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惨案

新闻:美公司高管渎职致60万印度人遇难 25年后获轻判

关于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惨案,绝大多数同龄人可能从未听说过。几十年前,在印度发生的这起惨案,造成直接死亡2.5万人,间接致死55万人,致残20万人。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北郊建立了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1984年12月3日凌晨,这家工厂储存液态异氰酸甲酯的钢罐发生爆炸,40吨毒气很快泄漏,引发了20世纪最著名的一场灾难。

25年来,美国这个大企业从未主动承担责任,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残酷无情的本来面目。廉价劳动力,在资本的眼中,从来都是可压榨的物,而不是人。将人物化,是资本的特性,25年之后的今天,那些高层只不过被判2年,金钱买不来人命,资本换不来尊重。

关于这件事儿,推荐一本书,因德拉·辛哈著《人们都叫我动物》。

标签:

相关日志


2010-06-08

By 【假如我是真的】

发呆

去白河峡谷攀岩,被坐船玩的几位大姐拍到。

她提出来给我们合影。

很怕去期待朋友会做什么,只是以我的想法希望她们能过更好的生活,或许我错了,做足自己才是她们的最好。

很怕自己在喋喋不休又忽地停下来,那一瞬间,“人生就是一个悲剧”。像我这么四肢端正五官健全的,为什么找不到力气了,为什么觉得走不下去了,为什么?

我怕六月,你们懂的。如果时间能翻回两年前,我就不会去做那些事情吗?

好想有一颗坚定的心。


2010-06-07

By 半亩方塘

华西村的假大空

华西之名威震天下,大概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华西村的吧。

吴仁宝一个只读过三年私塾的泥腿子,在那个政策动荡的年代里,带领一群农民违规操作,违反计划经济建设华西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小的时候,经常从别人嘴里、从电视机里听到看到华西村的丰功伟绩,知道华西村的人民有多富、村子建设的有多漂亮,人民生活的有多幸福。

这种强奸式的典型CCAV宣传方式,已经在我很小的时候给我洗过脑袋,让我不问缘由不用怀疑的相信一条:华西村是天下第一村,是中国农村的典范,我们都应该像它学习。在中国,离经叛道又想获得上层的肯定,只有在你弱小的时候夹缝里求生存,在做大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学习宋江被招安,这样就不用担心自己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资本,因为,待到如华西村一般规模和声名已经打出去了,你想拆台,D都不会允许的。

周日小卞过来玩,我俩正好计划去华西一趟,瞻仰一下革命(中国农村经济革命)的圣地。在中国,你或许不知道江阴,但绝不可能不知道华西村。坐车到华西村,第一站是双桥,但我们俩没来过,不知道,觉得和印象中电视中的华西不太像,以为还没到,继续坐了三站。当车子驶过华西三村时,我们很惊讶的发现为何这个村子这么破败,为何马路边的杂草没人清理,为何街边店铺里的人们脸上看不到幸福而只是迷惘。

路边的沙尘很多,呛得人呼吸困难。公交站脏的不行,马路对面就是钢铁厂,但是,你们能在电视里,宣传片里看到这些吗?你们看到的只是龙西湖、看到华西村人们唱起歌来敲起锣,看到的只是一片一片的欧式别墅,看到吴仁宝这个土皇帝给我们这些屁民“晒幸福”。

你们没见过这样的华西,到处都是脏乱差,人们的脸上写满愚昧和无知,每个人走在路上都是蒙头垢面,眼神无光,周围厂区的墙上涂满了拆拆拆。这些你都没见过吧?华西村的造神运动已经持续多年,大概那些还未来过的国人们,心中的华西还似电视上一般光鲜亮丽。

我们打听了半天,坐车回到原先的双桥站下。从这里进到里面,才是那些人想让我们看的华西,那我们就看看那些人想让我们看的华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清一色红墙别墅,设计毫无特点,甚至用丑陋都可以形容。看不到有什么人住在里面,也看不到多少华西当地人。

那个著名的抄袭大雁塔的华西金塔,如果你仅仅是惊鸿一瞥,或许不觉得什么,但当你真正站到下面,除了感叹它的丑陋和毫无特点的抄袭设计之外,真想不到别的什么形容了。你能指望一个泥腿子体现文化内涵吗?当然不能。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文化不自知,还以此为美,以此为优势,像别的村子推广,难道吴仁宝你希望全中国凡是富裕起来的地方都想华西村一样丢到自己的魂儿拥抱粗俗的农民艺术观么。

人总是要学习,要进步的。固步自封,刚愎自用,就是吴仁宝这个土皇帝给华西留下的精神内核。没有人能够否认吴仁宝给华西的崛起做出的贡献,这是不可磨灭的,但也没人能否认,他把华西村搞成了自己的家天下,多少年来不知学习和进步,只知道假大空。吴仁宝退位,儿子选举(多好听,是选举不是钦定),得票率100%,你觉得这是一个成天标榜民主的村委会应该发生的正常事件么?且不谈他儿子是否胜任,他的女儿,女婿,儿媳妇,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在村委会担任要职,我到想问问,这不是封建王朝是什么?这不是家族企业(或许应该说是家族村落)是什么?一切生杀予夺的大权都在自己手上,一代两代或许威望尚存,三代四代之后,这个村子靠什么前行?

资料里说华西村几乎没有人在外定居,不管是在外求学,还是在外工作,还是出国留学,华西人都回到自己的村子建设家乡。你觉得我是该为了他们的家乡高兴还是为这种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拒绝交流的态度感到悲哀呢?

一张门票要100,我问导游,进去看什么?她跟我讲说看华西村漂亮的别墅、生态乐园、农家乐。我问她大概要多长时间,她说一个小时左右,坐车看一会,自由活动半小时。安徽宏村要收门票么?江西婺源要收门票么?难道华西村比他们更吸引游客?自己建设的家乡,自己家的房子,居然想向外人收取参观门票。我为什么要付出那么多金钱去欣赏你们的所谓幸福生活。难道你们华西人建设自己的村子不是为了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是为了过上别人看起来更好的生活?

看看那些连成一片的别墅区,你能看到人的气味吗?你能看到生活的痕迹吗?我反正看不到。所有的幸福并不驻留在你们心中,却到处停留在路标、站牌、小店的招牌上。幸福X,幸福X,华西人民多么幸福啊!这片像监狱一样、抹杀个性的房子,华西人,你们生活在其中不觉得压抑么?

重工业污染型企业,一堆一堆的村镇式家庭作坊,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撑起了华西的神话。可有多少人只记得华西人龙腾凤舞、喜气洋洋,只记得华西人人均纳税XXX,每家人都有小别墅、开小车,却没去想过这些幸福和数字的背后,更多的华西一村、二村、三村的人们,来华西淘金的外地人依旧或者简朴不那么光鲜的生活。他们吞食着灰尘,却被那些幸福遮盖了。

来华西一定要上金塔,我们进到金塔一楼,发现是华西的商场。稀少的柜台,无聊的营业员,廉价落后的商品。拗不过小卞的要求,我们每个人花20块钱坐到15楼观风景(20元,就坐个电梯,真贵),听到导游和游客的对话,真有趣。

导游:一楼是商场,你们等会可以下去买点东西。

游客:好像没什么东西啊,想买点东西回去给小字辈。这边也没什么衣服啊,华西村的人也在这商场买东西吗?

导游:他们一般也在外面买。

所有的一切都为建造一个虚幻的假象,繁荣,幸福,美好,富足,我们拥有一切。那你为什么在十五楼还放了一堆财神、关公的神像,这有是体现华西的什么精神?求神拜佛的精神?

领导的题字无处不在,华西人的幸福到处洋溢。你们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宁可打肿脸充胖子,就是不愿学习进步,不愿开放与交流。

华西村投资15亿建328米“新农村大楼”。楼还在建设着,华西的神话也在继续着,看来这楼建好了,华西也能迈入世界级富裕村镇了。有了这栋大楼,华西人不但走出了中国,而且走进了世界。国外游客纷纷前来学习经验,各国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来取经。有着15亿你干什么不好,搞好教育,先把那些村民的素质提上去,搞好福利,别人华西的XX村在给你们的幸福买单。

华西村,你们不累吗?

标签:

相关日志


2010-06-07

By HELLO STRANGER

再见

一年前的毕业场,我写过一篇很矫情的东西,发在乐队的校内页面和豆瓣音乐人页面。前些天清理页面,把那些文字全部删除,甚至没有留下备份。这是我的任性,也是我的纪念。我有时想,自己这样或近或远的看着师大娱乐圈的各种喜怒哀乐悲欢离愁,到头来也只是过眼云烟。我执拗地拍摄黑白,不就是因为害怕色彩褪去的那一天吗?可除了自欺欺人,剩下的都是无可奈何。

又是一年,毕业演出从告别马克香蕉到告别林天然,场地从敬文讲堂挪到了三生石,从四百人大教室的座无虚席到小酒吧的熙熙攘攘,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还是有人在唱歌,还是有人在纪念,还是有人分手,还是有人拥抱不分离,有人哭,有人闹,有人欢乐,有人难过。这些不知道属于谁的情绪,在昏暗的灯光下悄悄散落,隔着烟雾氤氲,化为污浊而浓重的悲伤。

 不止一个人跟我说着过去的一年里我有着怎样怎样的变化。向好或者向坏,我也不能掌控。他们说我不再笑了,他们说我变得冷漠了,他们说我有过的激情和热情都看不到了,我也只能撇撇嘴角:那又怎样呢。我靠着阁楼角落的栏杆,听着林天然唱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歌儿,看着底下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回忆着我不咸不淡的大学生活。这些旋律和任何一次吉协乐巢的不插电演出一样,都只能让我感到悲伤。你们能明白吗,越快乐,越悲伤,越聒噪,越寂寞。

小白杨总是嚷嚷着要把兰蕙变成师大的江湖,把三生石变成师大的D22。几次演出下来,倒真有了那么点意思。乐队的朋友说,去美国之前也要给我办场欢送会,真是够折腾。去年毕业送走亚凌、小千和六幺,今年送走林天然、宋超和吴瑞,等到明年,要走的是我、卓然、甲鱼、辛伟、耗子、小单、阿离、安娜……于是最能折腾最爱折腾的一批人要走了,那一次的毕业场,主角将是我们。各位看客们,一场又一场的离别,经历太多,大概也就都麻木了吧。等到明年的时候,我们要喝多少酒,唱多少歌,要抱在一起痛哭多少次才能安静地说再见呢。

最后的最后,松鼠和六幺也来唱歌。你们唱《时间》,唱《She》,唱《儿歌》,你们对着已经快要空荡的大厅唱这些歌。少了看热闹的人群,这才是属于我们的时间呢。乌拉拉,六儿,你还记得去年毕业的时候我们在西北楼下唱She么?一年前牵挂的人现在已经消失不见啦,都不见啦,我在这里哭闹也就只有你们会理会。你知道其实我不愿用“物是人非”来感慨的,但还有什么词比这个更合时宜。

最后的广告,林天然@豆瓣音乐人。我喜欢那首《山茶》。


2010-06-06

By Asiapan Talks

7290老机重光

BB7290

Blackberry 7290

用了快三年的老黑莓7290,连今天这次算在内,近一个月内一共死机两次了,这是过去两年都没出现过的状况。也许是因为近来心里蠢蠢欲动,兴起了换新机的欲望,于是老机也显得好像毛病百出了。

其实真正说来,这机子还真是耐用,恐怕唯一真正的毛病也就是那早就几近失灵的滚轮了,其他问题一点都没有。除了电话短信的手机功能外,这机子基本上是被我当作电子书阅读器来用的,省电是它最令我喜欢的优点。以前用的一些大屏幕手机,虽然看电子书也不错,但太费电,常常要注意及时充电或换电池,老7290却不需要费太多心,一般连着看上一两天没什么问题,而翻页滚屏也不需要滚轮,快捷键尽可满足,所以虽然滚轮早早失灵了,这两年用下来倒也挺满意的,一直也没动过要换新机的念头。当初和我一起团购这款机子的所有朋友,他们的机子要么早就坏了,要么早就换了,只有我顺顺当当地用过了这几年。有时候被他们注意到了,还要大惊小怪一把,说我还真是能用,机子竟然越使越新了,其实是被手掌摩挲光亮了。

由于用的SIM卡是神州行标准卡,GPRS只能用CMWAP的模式,当初网上很多攻略说能激活7290自带浏览器的方法,都需要用到CMNET,所以我的机子偶尔上网都只是使用第三方浏览器如 Opera 等,一直也没激活自带的浏览器。当时刚买来之初摸索把玩了一阵后也就懒得再去折腾,第三方浏览器尽管慢了点也无所谓,反正也不常用。直到最近机子出现僵死启动不了的JVM error 102,不得不重新刷机,才又再重新折腾起它的网络功能来。

今天再次死机后,刷机过程中在52BB论坛上闲翻7290版块,竟然发现了有好用的 ServiceBook 可以轻易就激活机子自带的浏览器,顺手导入试了一下,竟然就成功了,让我不得不暗自感叹了一把,用到机子都快淘汰了才终于享受到自带浏览器的功能。虽然现在用这机子的人应该很少了,不过还是专门写个日志记录一下吧。

*操作方法和 ServiceBook 在这个帖子这个帖子

首先在BB上进入 “Option 选项”->“Advanced Option 高级选项”->“Service Book 服务与预订”,然后按住Alt,再依次按键“S-B-E-B”,会出现提示 “Legacy SB Restore Enable”,意思就是现在可以导入SB了(这样就不用把浏览器删来删去,可以直接导入)!

然后用USB连接手机,在电脑上打开 Desktop Manager 桌面管理器,选择“备份和恢复”,继续选择“高级”,在弹出的IPD管理窗口中点击“文件”选项,“打开” Service Book 的IPD文件,单机向右的箭头,即开始导入Service Book,导入完成后关闭桌面管理器,断开USB连接,自带浏览器应该就能用了。


← Before Af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