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WHY 人生苦短,爱生活,爱唧哦歪

2010-05-31

By 胡大明

今天中午我去吃大娘水饺,收银台前面一个女人站在我这队,对着旁边那队的服务员点单,服务员还真的给她下单,于是队伍混乱了。后来我前面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女人,一直试图理解菜单上的价格和饺子的数量以及重量的关系。服务员说一份是一两,有六个,五块钱。然后她掏出十块说那来一斤,服务员说一斤就是六十个。我很想打断她问她排队了吗,后来还是忍住了心想她肯定也不知道排队是什么意思。

之后一直怒气冲冲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在气什么。

有时候真想跟所有人断绝往来,也不再跟任何人说话,就这么装聋作哑过下去。也不是不可以。


2010-05-30

By 【假如我是真的】

四海

5月开始玩骑行,两次计划里都会路过一个叫四海的地方,结果都没有去成。

今天走立汤路,路过北苑-立水桥。自然会想一想08年夏天在媒体村做志愿者的生活,想一想那时候的生活状态。

为什么我还是哭,为什么我还是舍不得。

可以找一个名字像四海一样美的地方消失掉吗。


2010-05-30

By 半亩方塘

中国(无锡)海归创新创业峰会见闻

(手机摄图)

下午去无锡参与中国海归创新创业峰会,颇有收获。会址在太湖饭店,我去之前,对此会并无了解,完全是因为师兄太懒,把开会的活儿全都扔给我了。这是一个接触大量海归创业人士、吸收先人经验的好机会,他居然不愿意去学习学习,既然这样,就便宜我了。

与会者的级别很高,比如省部级的大人物就来了好几位。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科技部副部长、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全国侨联主席等等。五位嘉宾登台演讲,当然,每个人登台的第一句肯定是感谢源潮部长,感谢各位在座领导,这是必须的步骤。

第一个登台的是施正荣,正好开会之前我正在读组委会发的资料,一本无锡市政府出版的《时代先锋》—无锡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风采录。第一个提到的人物自然是施正荣,他是无锡甚至全国海归回国创业的典型人物。当年在澳洲14年的求学和研究生涯,造就了他雄厚的技术实力,回国后加上无锡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创造了科技人才创业的奇迹。

主持人提到施正荣刚刚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很是吓人呐。施正荣的主题演讲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精彩,完全照本宣科,而且声音也没什么魅力,当然,这又不是在选演讲家,是我freak了。不过柳传志的确讲的不错,添加了很多个人的发挥,声音也很有魅力。他提到了联想最早是中科院独立出资20万的,而且提到了这种国有控股企业有很大的弊病。当然,这弊病你我都明白,公司的成员没有主人公意识,没有从给人打工过渡到为自己工作的程度。国有企业的改革,控股权和企业体制的变革,都预示着新鲜活力的注入和员工活力的激发。

第三位嘉宾张晖我不是很了解,不过也是个大牛人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的博士,吼,太强悍了。他提出了创业土狼的概念,这个概念我感觉并不是原创,因为在赢在中国的节目里,马云点评其中一个选手时已经提出这个概念了。土狼的概念很有趣,或许是《狼图腾》这本书特别火的缘故,狼群性格中的群体性、攻击性、团结性越来越多的融入创业概念里。

第四位嘉宾是朱慧珑,中科院微电子所一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这些创业成功的人士,大多是在海外读博士,并拥有很多年的在自己专业领域里国际顶尖公司重要位置供职的经验。这是我颇为看重和佩服的一点。我一直很不喜欢那种呆在象牙塔里独门独院的搞研究,只知道闷头做学问,却不了解行业里先进的应用趋势,不了解市场和民众需求的科学家。创新在朱慧珑看来,就是创造出惠及民众的东西。这也是我一直赞同的观点,

第五位嘉宾是马丁·雅克,据主持人讲是第一位研究中国发展的国外学者,大光头,典型外国学者风,英文很清晰易懂,不过我已经困到睡着了。结合我读完的那本《时代先锋》以及大会提供的相关资料,有三个方向是将来高科技创业的主流方向,很庆幸我在选择博士方向时摆脱了之前一直不喜欢的机械行业,进入先进电子制造行业或者说IC行业,因为,这既是我所钟爱的研究方向,亦是创业的好方向。

1、绿色环保新能源技术,比如施正荣的太阳能光伏。新世纪,环保节能是主流也是大潮流,先进的能源技术、环保技术都有可能引领高新技术创业的潮流。

2、微电子封装、MEMS及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必将成为未来技术的主攻方向,也是可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尖端技术。想象一下,未来在任何平面投影出触屏,在任何地点进行互联互动、让所有的事物有IA和互联功能,这是一个多么奇幻的世界。而实现这些的基础,就是先进电子制造、微电子技术、MEMS技术、电子封装技术、芯片技术等等。

3、生物科技、制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破,也将引领技术创业的潮流。新型的测试技术、细胞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在我看来,必将成就一轮新的创业大潮。

另外,翻翻《时代先锋》,翻翻与会者的名单,翻翻无锡530计划的千人计划名单,真是人才荟萃,个个都是榜样啊。八百多号人,几乎没有硕士,都是国外大学毕业的phd。非常犀利,很多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等名校的博士都选择回国创业,也确实能看到无锡市提供的530计划很吸引人。不但提供3个100的帮助,而且在政策的优惠、执行力方面,都很到位。

++++++++++++++++++悲剧的分割线++++++++++++++++++++

会开完了,回家时居然上错了车。无锡的新区和江阴的新区都叫新区,车上面又没贴出来是无锡还是江阴,我就稀里糊涂的上了无锡的车,一路坐着惬意的看小说,看到一个帅小伙手里拿着ipad玩,还跟他和同车的几位大叔级人物畅聊ipad,居然都没发现同车的人面孔都换了。

开了半个小时就下车了,我一问,顿时头大如斗。只好打车去汽车站买票回来,路上饿死就不提了,还错过了晚上高创园组织的免费晚餐,人生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还好开会拿到一个紫砂杯,嗯,不错,算是补偿了。

标签:

相关日志


2010-05-30

By Asiapan Talks

玉堂清玩(董橋)

董桥随笔LOGO玉堂清玩

2010/05/30

李家是浙江鎮海望族。李薇莊兒女好幾個,名氣最大的是閨秀派畫家李秋君,名祖望,別署歐湘館主。她師從唐吉生太夫人和吳杏芬,人物、花卉、山水都會畫,我初來香港買過她一幅仿唐人仕女,果然吳帶當風,曹衣出水,旅英時期友人老蕭喜歡留給蕭家掛在書房。李秋君的父親原想讓她嫁給張大千,不巧大千有了妻室沒有成事,她從此不嫁,和大千情同兄妹,到老不渝。老蕭說他抗戰時期在上海見過李秋君,在美專教書,辦災童教養所,當孤兒院院長,跟馮文鳳、謝月眉、陳小翠、顧飛她們開創上海中國女子書畫會,眼神有點清傲,作品在巴黎、芝加哥都展覽過,門下弟子不少:「我的姪女也跟她學過畫。」一九四九年之後李秋君是美術協會上海分會理事,是上海畫院畫師,是上海文史館館員,寫過一本《中國文學史》,詩稿、畫稿出版了兩三部,文革受盡折磨,病死了。六十年代我在香港集古齋看到不少她的新時代作品,好的不多。李秋君的哥哥李祖韓也畫山水,跟張大千也是至交。我的舊日記裏記了一位李先生,聽說是李家的七弟,叫祖萊,也收了不少張大千的畫。記得是跟沈葦窗先生喝茶碰到的,座上還有一位汪老先生,宣爐專家,布袋裏掏出一具灑金銅爐給我們欣賞,還有一本美國美術雜誌,裏頭登了一篇寫銅爐的文章,附了許多黑白插圖:「不得了的好東西,不得了的好東西!」國語七分上海腔。李先生坐了半小時把一包照片交給沈先生說有事先走。汪先生小小聲用上海話跟沈先生說起李祖萊夫人,說是「交關」厲害也「交關」秀麗。「年輕人,」他忽然想起我不說滬語,拍拍我的手背說,「蘇州美人,應該見識見識,蠻好的!」

葉國威是香港人,到台灣升學留在台灣教書教了好多年,收了不少名家政要的字畫信札,大陸拍賣打發了一批又收進一批。先是他讀了我的書寫信要我替他寫一幅字,我拖了許久沒寫,信來信往我們倒成了忘年朋友了。葉老弟跟詩人周夢蝶先生熟稔,周先生給我的書和信都經葉國威寄過來,我給周先生的書和信也都寄到葉家轉過去。早年我在台灣做學生常到周先生的書攤買書,幾次買了他的詩集都不敢請他簽名。四十多年過去了,《文星》不在,書攤不在,周先生也九十幾了,我們竟然靠葉國威這位沒有經歷過老寶島年月的年輕人搭橋造就三代緣。人生真有趣。今年寒假國威回香港過年來我家看我,他談起獵字獵畫的一些故事,談起李家後人賣給他的張大千水仙和信札。水仙昔年畫於成都昭覺寺;信是大千寫給李祖萊的信。張大千畫於昭覺寺的舊作似乎不少,我有一幅花卉扇頁題識裏也說是在昭覺寺畫的,沈先生說他收存一本小冊頁正是同時期寺中之作,李祖韓找出來送給他。國威回台北寄了照片給我,畫得真好,那封信也漂亮。還有一篇國威在網頁上寫的文章,詳細寫了李祖萊伉儷逸聞,比當年老輩人說的清楚得多,該是李家後人所述。那篇文章裏說,上海錢莊巨子方季揚是李祖萊的親舅舅,舅舅的兒子方文波跟李祖萊是表兄弟,很要好。方文波到底是舊日海上名公子,在「水玲瓏」妓院結識蘇州出來的李德英,才十八歲,美艷動人,方公子很快為她贖身,納為側室,李德英也很快為方家生了兒子方之模。方文波天生風流,李德英百般忍讓,那時候李祖萊常到表兄弟家裏走動,眼看李德英美人憔悴,事事關照,情愫日濃。那是抗戰時期,李祖萊是汪偽統治下的中國銀行經理,勝利後以漢奸罪下獄。大難當頭,李少爺身邊紅粉都星散,只剩李德英情真義堅,常到獄中探望。李德英與方文波雖然沒有婚約,而且只是側室,方家畢竟擔心李德英和李祖萊的交往不利方家錢莊,立刻在上海各報刊登啟事宣布方文波與李德英離婚,撥清視聽。不久,司法部門幾經核查,證實李祖萊並非自願出任淪陷時期銀行職務,准予釋放。李祖萊和李德英從此結合,一九四九年移居香港。

李祖萊和李德英跟台灣政界商界關係深厚,港台兩地來去頻仍,聽說秋天大閘蟹一到,李德英總是不忘命家中傭人蒸出一批,剝肉包裝空運台北,飛機着陸,總統府人員立即接走,飛車送回官邸給蔣老總統和夫人享用。葉國威文章裏說,民國六十三年老總統親筆給李德英公子方之模題了一幅橫匾,大書「熱心僑教」,加鈐「榮典之璽」。台灣經濟步步起飛之際,瑞士一家公司借重李祖萊與台灣政商界關係聘他為駐台經理,兩三年後退休回港還另發百萬酬金。李先生當時住城市大廈,七十六歲那年在太古廣場搭扶手電梯失足重傷亡故。聽國威說,李德英精明幹練,連張大千都信任她,在香港一切字畫買賣和作品展覽都歸李德英操辦。她一九九○年遷回上海,九六年回過香港看望兒子方之模一家。方之模後來搬去台灣,死在台灣。二○○一年,蘇州美人李德英八十六歲在上海過世。細雨濕流光,江南最堪憶。正是二○○一年暮春,我在台北一家古玩店裏看到張大千一幅扇頁,細筆淡彩輕輕染出杏花春雨景色,長題贈李祖韓,下款是丁亥一九四七,索價不低,連看兩天沒有買,臨走倒買了一具小銅爐,隱約想起汪先生美國雜誌裏的一幅小插圖,說尺寸偏小的銅爐難遇。沈先生茶座初識之後,我跟汪老先生還在中環、上環一起喝過幾次茶,聽他說古玩,說書畫,說人生。我說我喜歡灑金銅爐,他聽了帶了三兩具給我看,說是可以讓出一具供我清玩。我不敢要,也買不起。「銅爐是美人,」老先生說,「也要噓寒,也要問暖,姿色靠情深情淺而變,儂信不信?」我信。他有一具灑金雙耳押經爐我最喜歡,底款刻「玉堂清玩」,通身金片,精煉瑩潤,說是明代上品。過了許多年我看到王世襄先生也藏了四具「玉堂清玩」銅爐,聽說「玉堂」主人是明代貪官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又過了許多年,我覓得一具灑金押經爐,很像汪老先生舊藏的那具,「玉堂清玩」四字篆書刻得很深,像秋壑,像叠嶂。

20100530 铜炉


2010-05-30

By 微物之神

高烧及腹泻小贴士

最近高烧加腹泻,总结一些教训如下。

退烧小贴士:

  1. 如果你和我一样出门在外的话,为自己备一个体温计。
  2. 发高烧的时候千万不要大意。不要以为是自己昨天吃得过于丰盛,正在使劲散发热量呢。
  3. 如果不想打针或者输液的话,尽早吃退烧药。
  4. 吃退热药的同时最好结合物理降温(比如头部冷敷或者捂几床被子出汗)。
  5. 清淡饮食,多喝水。

腹泻小贴士:

  1. 忌暴饮暴食。
  2. 吃药(这个咨询医生或药店大夫吧),有些治腹泻的药有副作用或者伤胃,中西结合比较好,西药尽量不要过量。
  3. 不太严重的腹泻可吃大山楂丸,效果不错。同时饮食上小米粥加点盐不错。清淡饮食,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4. 腹泻不吃不喝是大忌,更需大量补充水分。
  5. 腹泻也是体内排除毒素的一种方式,只是痛苦点。
  6. 腹泻千万不要喝碳酸饮料(比如可乐),这类饮料会加重腹泻。
  7. 注意不要让肚子再着凉。

← Before Af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