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WHY 人生苦短,爱生活,爱唧哦歪

2013-07-30

By Asiapan Talks

查珉(董橋)

查珉

2013年7月7日

tungchiao20130707

上環一帶新近開了一些小客棧小酒館,西洋人喜歡,酒館門口午後酒客雲集,晚上更熱鬧,情調有點像歐洲。那天趕去斜街小客棧她早在會客廳裏等我。叫Charmian,戴立克的學生,中文名字叫查珉,戴立克取的,比英漢詞典上音譯查米恩秀雅。珉字漂亮,美石如玉叫做珉,從前寫成瑉。珉和玉不同,玉金貴,珉檔次低些,陸放翁說「世方亂珉玉,吾其老江湖」。查珉祖籍威爾士,倫敦成長,早年常常跟着戴立克,小淘氣,話很多,一轉眼儀態端凝,言談矜重,過四十的絢麗少婦了。說是在電視台工作,紀錄片劇務,這趟出差到日本,攝錄隊完工回英國,她繞來香港玩三天轉去北京看長城,看故宮,再從北京飛英國。她老師戴立克是中國通,漢學家,愛吃上海菜,囑咐她一定懇請我帶她吃一頓上海館子。查珉想起我和戴立克和李儂不少英倫舊事,說好幾回跟着我們逛舊書店逛美術館:「那時候倫敦多麼古舊多麼幽靜!」她說李儂幾乎沒變,依舊悠緩,依舊嫵麗,依舊會做最好吃的涼拌色拉,前兩年電視台還到她家拍她的藏書,聽她談倫敦舊書市場的變遷,談書籍裝幀流派。他們原本還要拍她逛舊書街她不肯,說那些年一起獵書的老朋友都星散了,沒意思,書商也不是那些年的書商,不相熟。查珉娓娓訴說李儂電視攝影機前的訪談經過,笑靨神情頓時也有點像李儂。絢麗的英國女人都蘊蓄着英國庭園夏季花草的秀潤,有點羞怯,有點嫽俏,有點嫣綿。查珉說兩個月前戴立克請李儂回家吃晚飯,命令她去幫師母張羅菜餚,大伙忙了一整天也熱鬧了一整天:「李儂帶了一部斯溫伯恩Swinburne日出前之歌《Songs before Sunrise》給戴立克看,說書商先發電郵給董橋看,董橋讓給她買了。」是一八九二年版本,利威耶精心裝幀,極典麗,李儂早幾年跟我說起過這個精裝,說始終碰不到。那麼巧我遇上了,當然讓給她。是哪一位英國藏書家的舊藏我不記得了。倫敦拍賣過,有著錄,李儂是在一本老圖錄上看到的。斯溫伯恩這部《日出前之歌》跟他的《意大利之歌》一樣,都在詠讚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一生志業。馬志尼是十九世紀意大利復興運動民主共和派領袖,是政治思想家,創立青年意大利黨,主張廢除君主專制。斯溫伯恩《日出前之歌》早年牛津一位老師說寫得好,長詩裏致美國詩人惠特曼一節不錯,寫意大利中部古城錫耶納也有氣勢。那年我去錫耶納前夕讀完這部詩。戴立克說他十八歲去錫耶納也帶着這部韻文,書中致馬志尼獻詞都琅琅上口。馬志尼一八三七年移居倫敦,住在一間破舊小屋裏,滿室書報亂糟糟,還有好幾個鳥籠,他愛養鳥。天天到大英博物館看書,跟比他年輕十三歲的馬克思一樣用功。他在英國雜誌上寫文章,為僑居倫敦的意大利兒童開辦學校,不久還創辦《人民使徒報》,揭發英國政府偷拆他的信件害死他兩位革命兄弟。馬志尼好幾次進出英國,好幾次回意大利,跟第一國際成員有過接觸又疏遠了。他說他不能接受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也不能接受巴枯寧的無政府主義。一八七○年馬志尼到西西里領導共和黨人起義被捕。意大利雖然統一了,實行的是君主制不是他期望的共和制:「原以為我喚醒了意大利的靈魂,沒想到眼前看到的是意大利的尸身。」兩年後馬志尼六十七歲謝世。那年,斯溫伯恩四十五歲。查珉說李儂那部《日出前之歌》裝幀確實華麗得驚人,戴立克說董橋竟然放手讓給李儂收藏幾乎慷慨得有點失策了。無所謂。論年齒,我和戴立克都比李儂大多了,深交多年,玩書多年,珍本孤本讓來讓去讓慣了。我書齋裏好多稀世好書都是李儂替我找到的。戴立克手頭一些亮堂的典籍大半也是李儂勻給他的。查珉說李儂獵書本事大,倫敦一位書商說他勸李儂寫獵書談趣至今不肯寫。我也勸過她,總說緩一緩,等再老些動筆不遲。麗人興趣多,電話裏說最近在學拼貼藝術,英文叫collage,紙片布塊火柴桿粘貼成畫的工藝,說是大英博物館看了狄拉妮Mary Delany做的拼貼花卉愛上了,拜了一位教美術的老太太做老師,說來日貼出滿意的作品送幾張給我。狄拉妮生在十八世紀,活到一七八八年八十八歲。兩次結婚兩次守寡。典型的英王喬治時代英國閨秀,愛寫信,愛音樂,愛繪畫,愛園藝,愛刺繡,愛剪紙,愛貝殼,愛製陶。交往多名士,作曲家韓德爾、詩人蒲柏、作家斯威夫特、學問家約翰遜、佈道家衛斯理全是她的好朋友。狄拉妮七十二歲那年觀賞天竺葵花盛開,乘興裁剪彩紙粘貼成畫,友人看了都說好,從此埋頭練習,越做越出色,十年間拼貼出一千種植物花卉,遠近聞名。李儂說狄拉妮天生是博物學家,走遍英倫大小公園蒐集花卉做標本,細心採研花朵結構,還用了一些真花花瓣做拼貼素材,作品更見逼真,英國肖像畫家雷諾茲看了驚歎不已,博物學家班克斯說那些作品形似神似,連構造也跟真花相似。狄拉妮拼貼的花卉大英博物館裏珍藏十大冊,鮮活如生,歷久彌新,李儂細看了好多次,說紐約賀卡公司選了四五款複印成空白賀卡一盒一盒配了信封賣,前幾天我在香港英文書店裏買到一盒,想多買都沒有,缺貨。精美的工藝品跟裝幀典雅的經典一樣,歐美各地市場不小,戴立克說這樣的傳統精緻文化從來一枝獨秀,電子科技再昌明都取代不了:「電子書籍方便,做做工具書前途遠大,」他說,「傳統風味的紙本書籍只要裝幀講究,設計精緻,作家名望夠大,式微的日子還遠着呢!」李儂和我大以為然。兩個月前她來電話告訴我說有一部蓬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剛讓美國一位舊書商收走,一九○八年版本,一九一二年利威耶精心裝幀,兩代英美大藏書家舊藏,貼兩家藏書票,封面內頁鑲蓬巴杜夫人七彩肖像,十九世紀女畫家C. B. Currie畫在象牙片上裝進小鏡框。封面封底書脊的壓花手藝燙金技術是典範,已然失傳。李儂和我分頭聯絡美國相熟的舊書商,講明找到了我買她不買。我們同一天找到藏主書商,來回議價,一宵成交。書商還有一部裝幀相似的格雷詩集歸了李儂,也是那兩位大藏書家的舊藏。蓬巴杜夫人是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生在巴黎金融投機商家庭,先下嫁埃蒂奧爾,離了婚去當路易十五私人秘書,封蓬巴杜侯爵夫人。初進凡爾賽宮行事謙遜,住在頂樓普通房間,處處取悅宮中顯貴,一心討好皇后瑪麗。過了五年從頂樓搬進路易十五豪華寢宮。路易十五一邊拈花惹草,一邊慫恿蓬巴杜夫人打點人脈,把持機關,扶助弟弟加官進爵,姐弟聯手興建巴黎軍事學校、路易十五廣場和其他幾處城堡行宮。蓬巴杜夫人盡力照顧畫師、雕塑家、細木工和各門工匠,誠心關照百科全書派作家,致力促成法國與宿敵奧地利結盟,反對德意志基督教新教諸侯。這種種策略儘管高瞻遠矚,不幸招致七年戰爭,腓特烈大帝徹底擊潰法奧聯軍。蓬巴杜夫人一七六四年在凡爾賽宮鬱鬱而終,才四十二歲:「心靈正直,持事公平,名姬如此,曠世罕見,」伏爾泰說。我收到《蓬巴杜夫人》那天李儂來短訊說她的格雷詩集也寄到了:「我成了聶魯達說的春天裏的櫻桃樹了!」查珉聽了說真替李儂歡欣,她說聶魯達原句是”I want to do to you what spring is doing to the cherry tree”。那天走出上海館子我陪她走回上環客棧,小街小巷小店都關門了,街角酒館燈影朦朧,門外散座坐着幾個西洋男女喝酒聊天,人行道上鳳凰樹下三兩年輕遊客揹着背包在抽煙。查珉說香港不一樣了,有點滄桑。


2013-07-30

By Asiapan Talks

坐夏(董橋)

坐夏

2013年6月30日

tungchiao20130630

五十多年老朋友,老穆老了還怪僻,人多的地方不去,陌生的面孔不見,鄉居幾十年,進城辦完事只肯來我家聊天,茶樓絕不去,怕吵鬧。是資深書蟲,近幾年中文書直接向台灣大陸書店郵購。英文新書網上買,舊書英國美國舊書店相熟的幾家都成了朋友。前些年硬朗,常去台北讓沈茵陪他逛舊書店逛古玩店逛故宮。這兩年不去了,嫌麻煩,怕累,惦念沈茵打電話聊幾句大哥高興。稱他大哥其實他只比我大一點點,健康算不錯,時髦病痛有一些,長期吃藥安康粗適。我們這把歲數的人都那樣,宋淇先生叫做帶病延年。上星期雨水豐沛那幾天他說坐雨安居很愜意,佛教叫「坐夏」,夏季三個月雨水多,僧人安居不出,坐禪靜修,白居易〈行香歸〉說「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夏至前夕天晴天熱,老穆一早來我家還書喫茶,說天蒙亮醒了睡不着,索性搭車搭船過了海慢慢走過來。書是廉泉《南湖集》,線裝上下兩冊,王貴忱先生多年前送我的,中華民國十三年印行。廉泉廉南湖的詩老穆愛讀,我也愛讀,貴忱先生說這套印得好,字大,吳敬恆篆書題封面也漂亮,找出一套寄給我。廉泉無錫人,字南湖,《晨報》副刊常登詩,徐志摩也用過南湖做筆名。號南湖居士,室名帆影樓,夫人吳芝瑛著《帆影樓紀事》。還有小萬柳堂。寫夕陽的詩出名,人稱廉夕陽。光緒舉人,致力辦學,開上海文明書局編印教科書,率先應用珂羅版印刷工藝。辛亥革命期間跟孫中山有交往,京中寓所開放給革命黨人住宿活動。民國建政後隱居。精鑑賞,收藏名家書畫不少。吳芝瑛人稱萬柳夫人,與秋瑾深交,有金石之盟,秋瑾到北京都住廉家,遇難後萬柳夫人和徐自華收殮遺骸,在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建墓安葬。廉南湖一九三二年故世。老穆說南湖詩詞佳作不少,裁了兩條宣紙命我給他寫〈嵐山遇雨〉中那句「雲深僧迹少,樹密雨聲多」,說淺白淺得這樣深幽最動人。寫完剩下一截紙他要我寫〈不忍池畔櫻〉七絕:「絕妙文章在水涯,眉痕深淺艷明霞。一尊未盡忽斜日,夢到江南無此花」。老穆寫詩填詞數十年,喫茶也從來講究,我找出楹聯花箋給他寫了南湖居士名句:「詩思撩人知茗好,夕陽穿樹補花紅」,全詩《南湖集》下冊收了,詩題〈丁未七月十五夜與連仲甫小萬柳堂讌集〉,是兩首七律。老穆說萬柳夫人是清末古文家吳汝綸的侄女,吳汝綸是曾國藩學生,天津知府,京師大學堂總教習,萬柳夫人學問好不奇怪,書香世家,字也不錯,為秋瑾亡魂抄寫《楞嚴經》,一度歸吳敬恆收藏,《南湖集》請吳敬恆題簽自有淵源:「沈茵珍藏吳芝瑛一紙詩箋,邊欄上也有吳敬恆題識,」老穆說。沈茵是我們舊交中收藏最富的人,我和老穆早年在台北買的一點文玩幾乎跟她都有關聯。那天老穆臨走忽然想起腰包裏還有一樣絕品要給我看,又坐下來聊了一陣子。是舊箱籠裏找出來的一塊齋戒牌,六十年代沈茵相讓歸他收藏的,乾隆精工,橢圓形,花邊鏤空,掐絲填翠毛,花朵是寶石鑲嵌,牌面金胎,七彩珐琅料畫花蝶蔬果,一面寫漢文「齋戒」二字,一面是滿文。牌子上下兩端鏤雕如意雲頭穿孔繫繩,上端繫珍珠,下端結絲墜穗。老穆一說我想起當年沈茵答應替我再找一塊,半個世紀了還找不到。也許是深宮裏還是貝勒爺府上舊藏,傳世甚稀。我們幾個知交那時候集藏齋戒牌,都找乾隆工,都珍藏好幾塊,都比不上老穆這塊金貴。沈茵說那年老穆失戀,要死要活,有一天她陪他逛古玩店散散心,老闆娘拿出這塊牌子說是給沈茵留着的,沈茵一看是稀世之珍,當下要了。回家路上老穆越看越愛,愁眉消散,沈茵心一軟放手給了他,還分好幾次還錢:「沈茵菩薩心腸,」老穆說,「丟了女朋友她那是勸我清心寡慾,長年齋戒!」那個女朋友天仙似的秀麗,會唱崑曲,會彈古琴,爺爺是將軍,家裏封建,不久嫁給一位豪門公子,雙雙飛美國留學,老穆半年不到也辭去工作來香港。齋戒牌是古人祭祀佩掛的牌子,《明史禮志》說「戒者,禁止其外;齋者,整齊其內」。清制沿襲明制,清帝清官祭祀都佩掛,是警示也是飾品,持齋不守齋戒必受重罰,齋戒期間飲酒玩樂都削官去爵。沈茵說老穆這塊齋戒牌大內品相,手工精絕,跟他女朋友一樣稀罕,遇不上第二個了。七彩珐琅料畫花卉的齋戒牌我家藏了一塊,畫工細膩,樣子古秀,玩玩已然高興,不敢奢求鑲金嵌寶。老穆說中國文玩書畫我和他這一代人算藏過了也玩過了,價錢一瘋,一切陌生,不再動心;西洋精緻舊書機緣倒是未斷,只是人老了慾望漸漸淡薄,偶然碰上傾心的才買,旁的看看知道了也就過去了。這番話是我心裏話。客居澳洲的李時宇七十初度,電郵轉來毛姆一九四四年七十歲寫的感言,說人生七十年是人類正常壽命,不再是老年的門檻,是老人了,榮辱不計,得失淡然,自適而已。李時宇引《隨園詩話》卷十說「風情之事,不宜於老;然借老解嘲,頗可強詞奪理」,方南塘六十娶妾云:「我已輕舟將出世,得君來作掛帆人」。老穆說文玩字畫已成風情之事,不宜於老,老來偶得一二小品,恰似迎娶少艾為妾,聊作輕舟掛帆人耳。李時宇是我和老穆同代人,讀毛姆,讀隨園,老掉牙的老人老書,新世代不興這些了。臺靜農先生說《隨園詩話》採詩太濫,也是事實,畢竟是宋元人習氣,藉此抒發自家見解而已。多年前我和老穆在台北跟幾位老師夜宵談天,我們說起隨園名字取得雅致,錢老師說隨園四面無牆,鬧鬼鬧賊,人跡渺遠,買食物很不方便,鴟鴞豺狼,不得安睡。這些臺先生也寫過。五六十年代冷氣機不普遍,在台灣在香港我寄宿過的花園宅院都那樣,夏秋兩季天一黑飛蚊如雨,不停噬人,不掛蚊帳睡不着。老穆說他初來香港住梅窩親戚家也經歷此苦,記得他還寫過文章在《香港時報》副刊發表,穿插幾則鬼故事離奇得不得了。六七暴動那年他遷居中環結志街舊樓,說白天菜販喧鬧,入夜鬼影幢幢,貪圖走兩步路是皇后大道,上班方便。結志街在擺花街街尾,英文街名叫Gage Street,上星期英文報上推介小說結志街花月痕《Gage Street Courtesan》,寫一八八三年青樓謀殺案,一位德國船長先開槍殺死一位猶太裔交際花再吞槍自盡。小說作者Christopher New讀過牛津讀過普林斯頓,一九六六年來香港在香港大學教書,當過港大哲學系系主任,住香港三十多年。他說十九世紀末葉歐洲中部加利西亞地區黑市販賣人口猖獗,偷運一批批猶太裔婦女到東方賣淫,上海、孟買、加爾各答、香港都設淫窰接應,結志街命案女主角是那時期苦命的煙花女子:「小說出版買來看看,」老穆聽了說。「怪不得我住過的那幢舊樓外貌是唐樓,內裏客廳卧房衛生間倒是西式格局,看得出西洋人住過,如今都拆掉了,可惜!」那天看完那塊齋戒牌老穆抱怨牌子的晚清錦盒又舊又破,問我有沒有好看些的盒子騰一個給他。我們打開我家幾個樟木箱子一起找,果然找出一個織錦花紋最典雅的空盒,齋戒牌擺進錦盒裏尺寸剛好,窩得穩穩的,像訂做那麼合襯:「今日真是天恩上吉日,諸事順利,」老穆說,「該回家坐夏靜修了。」老頭子迷信,愛看曆書,愛掐手指,愛卜吉凶,沈茵笑他是今之古人,絕了版了,孤本。


2013-07-28

By 查呢

更新

是这样的,在删掉留在社交网络的诸多痕迹后,我又想起了博客。并没有太多好写的,语言的能量始终停留在纸张,我没有力气道出其中奥秘。这份以写为生的工作却已成为我贫乏语言的最好伪装,但对它我也无多少耐心了。我依旧像过去无时无刻不在期待从现状逃离。像我阅读的一本本小说中的主人公或不引人注意的路人甲,无论从现实中获得多少赞扬或期许都无法缓解内心的矛盾与不安。

日子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并无多少差别。仁慈的房东还未赶我出门,窗台东倒西歪的小葱也仍维持着生长。家里添了两套音箱,书柜满了,衣柜也是。我和我的猫都还算健康,它们还没有离开我的意思。我拿了一个奖,奖金不菲,我依旧未能在颁奖礼上露面,但愿人们如愿没有记住我。我去了德国,马上要去南非,出行变成有的放矢的追逐,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我果真厌恶了出差,我很久不出差,索性公司还没有倒闭,我还没有失业。有过瓜葛的甲乙丙丁结婚生子,我不必参加他们的婚礼和喜宴。从失败的交友中习得自私的本能并正视它,不愿面对过去那些单向的真诚、推心置腹。还有,我处了个女朋友。

——真是没有多少变化。就像我一直念叨逃离,却还是不自觉地安定了下来。这真是奇怪又好笑。在一次又一次地起飞与着陆之间,那些天真与烂漫、激情与冲动,都如烟雾散去了。我还是那个我。我也不知是哪个我。

 


2013-07-15

By Alone

雾都青岛

DSC_0486


+

DSC_0520

+

DSC_0456

+

DSC_0444

+

DSC_0534

+

DSC_0472


2013-07-02

By 半亩方塘

霍城的薰衣草

从上海飞到乌鲁木齐花了6,7个小时,到达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新疆的日照时间长,刚来时还不适应。下午逛了一下国际大巴扎,也就是这两天又发生暴动的维族区,晚上坐火车连夜赶往伊宁。

伊宁这个城市的空气很清新,刚下火车时吸一口气,好舒服。去伊宁是为了两个地方。一个是霍城看薰衣草,一个是赛里木湖。

去霍城是被大巴司机扔在一个叫“解忧公主”的主题博物馆。同车一个小伙子说他在青旅的同伴告诉他,霍城下面还是有薰衣草的,没都割完,于是我们就包车又一路杀下65团八连。

小车在乡间土路上七拐八拐,见到的薰衣草田都不是很大很满意。这个季节,6月15号开始,薰衣草花农们都开始收割薰衣草了,现在很少能看到大片的薰衣草田。最终我们选择了一片,闻着花香拍照。

2

新疆的天都特别蓝。

3

8

老爷比花儿还美,哈哈。

13

薰衣草花田里是满世界的小蜜蜂,在勤劳的采花蜜。

11

斜出一支

15

被收割的薰衣草

16


← Before Af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