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WHY 人生苦短,爱生活,爱唧哦歪

2013-10-29

By Hedgehog's Parchment

柬埔寨(三)

第三天是内圈,内圈就是大小吴哥窟,其中巴戎寺特别有看头,充满了高棉的微笑。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微笑真人版

Angkor Wat, Siem Reap 2013
发明了新的拍照姿势,牙膏系列拍照法

Siem Reap, Cambodia
最后送一个可爱的狮子屁股做结尾


2013-10-28

By Hedgehog's Parchment

柬埔寨(二)

在暹粒的第一天是大圈,大多是小型的寺庙,就贴贴照片吧。比较推荐的是蟠龙水池,女神庙一般都会有高棉的微笑。雨季的时候过去,要有心理准备伺候多变的天气。夜市很赞,有一种可以无穷探索的感觉。柬埔寨的Bodia精油按摩很专业,相关产品也不错。

Siem Reap, Cambodia

Siem Reap, Cambodia

Siem Reap, Cambodia

Siem Reap, Cambodia

Siem Reap, Cambodia

Siem Reap, Cambodia

Siem Reap, Cambodia

Siem Reap, Cambodia

Siem Reap, Cambodia

Siem Reap, Cambodia


2013-10-27

By Hedgehog's Parchment

douban

doubanclaim34eb2ae3d12394ba


2013-10-27

By Hedgehog's Parchment

柬埔寨(一)

金边虽然是首都,不过除了皇宫也没有什么景点,皇宫受印度教和佛教影响,建筑风格很有东南亚风情。

DSC_1127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建筑外除了造型可爱的狮子,最常见的就是萨迦(Saga)蛇妖,掌管雨水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舞厅(dancing hall)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女生衣服一星期七个颜色,可以根据颜色区分日子,有点日本的水曜日,火曜日的感觉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月光大厅(moon shining hall),看到这里你可以知道魔兽世界的暗夜精灵从东南亚取材了多少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银殿旁边的莲花台中有些有鱼,手放在里面他们会来咬你的死皮。夜市里面也有咬脚皮的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银殿可以进入参观,不过要脱鞋,里面是各种金银制作的佛像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这个也很常见,其实跟我们佛教故事中的孙悟空有类似出处。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钝叶婆罗双(pentacme siamensis),佛教圣树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金边剩下的景点寥寥无几,有解放碑,是个大转盘,但是没有任何交通红绿灯和标志,一种自组织式的交通方式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神奇的交通工具

Phnom Penh, Cambodia, 2013
新鲜椰子3/4dollar,味道也没什么特别的


2013-10-22

By Asiapan Talks

隨堂(董橋)

隨堂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六午後秋陽似酒,辭出羅便臣道李大哥寓所我散步經過西摩道,斜坡還在,舊廈杳然,顧小姐硯香樓影子都不見。拐一個彎,衛城道依稀相識,幾株老樹幾級石階也無恙。堅道比從前繁旺,斜陽碎影裏黃凱老先生舊居不見了,管先生住的唐樓建了超級市場,我住過的大廈還在,躲在幾間時麾店舖中間,門洞黑糊糊,守門的老人坐在鐵閘邊打盹:「丹心惟共一燈紅,四海無人識此翁。射虎斬蛇都不得,衰年始信百無功。」

李大哥剛才抄給我看梁鼎芬這首七絕,民國六年寫的,清朝倒塌,遺老落寞,字字懺悔,句句悲愴。我們都老暮了,李大哥轉眼像從前的黃老先生,一臉老人斑,人瘦了些,氣色大好,喜歡梁鼎芬的詩和字,信札詩箋藏了一盒子,還有一幅小中堂。那時候硯香樓裏幾位前輩談天常常談起梁鼎芬,光緒六年進士,散館授編修,中法戰爭疏劾李鴻章六可殺,降為太常寺司樂。張之洞督粵他是廣雅書局首任院長,康有為在上海設強學會他參議章程,變法時期又毀謗康梁,參與張勳復辟。梁鼎芬是廣東番禺人,字星海,號節庵,黃老先生珍藏一柄詩扇署星海二字,鈐節庵小印,很雅致,書法帶瘦金風姿,老人們說他小字比大字挺秀。張紉詩先生宜樓書房裏我見過梁鼎芬兩頁詩稿,塗改甚亂,行草還是很可觀。張先生在意的是梁節庵的詞不是詩,《欵紅詞》我在宜樓翻過,印紅字,小版心,大開本,漂亮極了,梁基永新文集《故紙寒香》壓卷一篇〈欵紅〉寫了這冊集子,我找了幾十年碰不到,印得不多,稀世了。張先生說梁鼎芬信札也寫得好。從前希白先生在報上寫梁鼎芬的風趣,引錄節庵寫給端方弟弟端仲綱一封詩簡,說作詩甘苦,論清末詩家,有趣極了。梁鼎芬說寶熙寶二爺「人好,事母孝,待朋友情長,讀書多,收藏亦富,皆其長處,惟於詩一無所解,京朝士夫多如此,不足怪,不止寶二爺一人也」。李孺旗名寶巽,梁鼎芬稱他李大爺,說「此人最好,惟心氣粗浮,不求甚解。試示以詩,渠必曰這兩句好,試問好在何處,渠亦不解,因渠尚未過心也」。著名詩人易順鼎字實甫,號哭盦,祖籍湖南,光緒舉人,官至廣東欽廉道,袁世凱稱帝他出任代理印鑄局長,諂事袁世凱公子袁克文,詩詞駢文都講究。梁鼎芬信上稱這位易老五叫「易小姐」,說「晦若謂其人如蕩姬佚女,色藝冠時,可謂推許盡致矣。小姐好脂粉,故詩中有此氣,此語小姐聞之最樂也」。晦若是于式枚,跟梁鼎芬是同年,國史館副總裁,譯學館監督,充任李鴻章隨員赴俄祝賀俄皇加冕,也出使過德國,清室覆亡,居青島,一九一五年患霍亂症死於昆山舟中。梁鼎芬信上提到伯嚴陳三立最是敬畏,說近來病中「作詩甚多,昨夜始成一首,係簡伯嚴者。此公是大敵,眼睛又識貨,不可隨意也」。陳三立是散原老人,同光體主將,詩多僻詞拗句,深奧艱澀,是書畫家陳衡恪和史學家陳寅恪的父親。陳衡恪畫很好,早年老一輩人都喜歡,家裏都掛,一九二三年辭世齊白石悼念他說「君無我不進,我無君則退」。蘇富比今年秋拍有一幅陳衡恪落槌價港幣一百六十萬,畫十八隻螃蟹,取黃庭堅詩句「編蒲束縛十八輩」,是齊白石請他畫的,寫了白石上款,有名作家梁斌題跋。李大哥隨堂大廳上也掛陳衡恪山水,說是他姑姑留給他的,長題,字像吳昌碩,帶篆籀筆法,行氣欠佳。姑姑留給李大哥那些剔紅香盒也名貴,好幾個都寫大明嘉靖、萬曆年款,雕龍雕鳳,大哥嫌帝王氣味太濃。香盒他喜歡雕花果,雕仕女,雕荔枝,家裏好幾個,梅花只有一個,說極稀罕。我找了多年才找到一個,盒蓋盒底各雕一株梅花,跟大哥那件幾乎一模一樣,真好。陳衡恪的《北京風俗冊》早年看熟了,姑姑珍存的兩張風俗畫大哥裝了小鏡框掛在書房裏,時麾人物畫得一點不惡俗。陳衡恪二十七歲帶了弟弟陳寅恪到東京留學,跟魯迅和弘一法師李叔同交厚。陳衡恪是齊白石的恩公,勸齊白石革新畫風,帶齊白石作品到日本展覽,一夜揚名。大哥常說沒有陳師曾也許就出不了齊白石了。六十年代在龔老太太家我還見過陳衡恪畫的達摩像,一襲紅袈裟紅得耀眼,老太太供奉了幾十年,晨昏三炷香,說是越拜越心安。沈葦窗先生拍了照片送了一張給我,找不到了。龔家那件弘一法師手抄朱筆小楷經文也漂亮,乾隆舊紙,小小一張,南來路上鏡框破裂沒再配,杏廬先生家裏找出楠木畫框重新鑲好了,龔老太太千謝萬謝回送弘一一張印譜給杏廬。那年是一九六八戊申猴年,杏廬的本命年,他趕緊拿去裱起來掛在床頭保平安。弘一法師一字一印從來討人喜歡,硯香樓裏樓上樓下每一間房間都掛一幅「南無阿彌陀佛」,有的很大,有的很小,顧小姐說是戰前南京上海託人搜求,集藏十多幅,朋友要走了幾幅,留下幾幅家裏掛:「這樣的書法近現代只數弘一一人,」她說,「遠宗北碑,近師八大,圓渾淳樸,一點鋒芒圭角都沒有,一心求恬靜,求清朗,看了舒服。」早年跟着幾位前輩到硯香樓受教的年輕人只有李大哥和我,我去了英國就剩李大哥了。大哥比我大幾歲,他台大畢業那年我剛進成大。我們在陽明山上袁舅舅的萱園相識,他那時候在逢甲教中學,理科是本行,文史也卓越。我讀大二那年大哥回香港結婚,大嫂師大畢業,也是香港去的,讀國文系,樣子跟早年電影明星白露明很像,八十年代我英國回來沒幾年大嫂病逝。他們沒有孩子。九十年代大哥跟台灣生意做得大,常去台北,現在的李大嫂是那段時期續的弦。李家是江浙世家,山河易幟各房分批南來,小輩都送去台灣讀書,歸姑姑看管。李大哥帶我去過台中姑姑家,好大一所紅磚房子,樓上租給一位武官一家三口,姑姑姑丈住樓下,一堂紅木家具,滿室字畫古董,風過處隱隱飄着檀木的香氣,印象很深。聽李大哥說他姑丈是留美的經濟學家,高高瘦瘦衣着整齊得不得了,一頭白髮梳得油亮,在南京國民政府裏當過官,宋子文稱讚他一口美國英語很動聽。姑姑比姑丈矮多了,嬌小溫文,花白的鬈髮剪得很短,長年穿旗袍,國語帶京腔,聽說在北平讀書,書畫文玩熟得很,也畫國畫,好像拜過溥雪齋做老師,大哥的隨堂小走廊掛了一幅姑姑畫的花果扇葉,工筆規整,設色淡雅,簪花小楷也娟麗,地道閨秀手筆。李大哥說他從小跟姑姑最親,姑姑也最疼他,心愛的藏品臨終都傳給他:「辭世那年是米壽,清貴一生!」我和大哥這一代人還輕輕沾了舊時月色一絲清輝,也算福份。大哥說姑姑這樣的民國女子如今也許只剩張充和和楊絳。張先生的書法大哥最喜歡,大陸拍賣會上幾次競投幾次買不到,平日牽念總愛翻翻舊書刊找來重溫,《牡丹亭拾畫.叫畫.硬拷》那冊工尺譜我做了電腦原大掃描版給他,他找了裱褙店裱成原作大小的冊頁,李大嫂說大哥每回翻看好幾個時辰,一點不厭倦。從小看字,大哥看多了眼格大。眼格是眼界,魯迅談作文秘訣說作家的孩子們從小看慣書籍紙筆,「眼格也許比較的可以大一點罷,不過不見得就會做」。大哥說他不會寫字,只愛看字,歷代書家書法他說有些合他心意,有些看不出好在哪裏。那是章回小說裏說的眼乖了。眼力好叫眼乖,《水滸傳》一個莊客看了那人一眼,認出像東村頭會粘雀兒的王小二,李逵說「這莊客倒眼乖」。《西遊記》裏說:「行者眼乖,接了茶盅,早已見盤子裏那盅是兩個黑棗兒」。張充和先生的字大哥說未必人人會看,愛看:「一些名家的書法也那樣,有人稱讚,我看着倒有點俗氣,像賬房先生的字。」他說梁鼎芬書法蠻好,文人氣息濃,似乎比陳衡恪的字好看,功力深淺不知道,橫豎好看。大哥性情中人,說話不繞彎子,說是爺爺教的。「隨堂」也是江浙老家爺爺的齋名,三代傳衍,老匾金字都漫漶了。齋名「隨園」,袁枚而外清代還有好幾個,「隨堂」我沒見過。「隨」字好,不待雕琢,但求自然,事事隨心,隨緣,隨興。


← Before After →